转眼时间逼近三模。
第三轮复习已经不单单是讲基础,更多的是让学生们熟悉各种变形。玉清中学的老师不仅擅长出题,还擅长归纳总结。早上上课,老师们主要是给学生讲评前一天的试卷,顺便过知识点;下午上课,主要是给他们有针对性地写卷子,标准化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题目越来越难,变形也越来越刁钻,有时候就连官深烛和裴暄都得花上不少时间找合适的解题方案,不过这也仅限于他们两人各自做题的时候,如果两人凑在一起,把各自的思路一说,解题时间能节省差不多一半。因为两人的思考方向几乎都不一样,融会贯通一下反而更容易豁然开朗。
肖若明显也发现了这一点,欣慰的同时还让两人各自成立帮扶小组,偶尔代表老师帮同学解疑答惑。
不仅是一班自己内部的人能得到这样的福利,就连三班的人也偶尔会过来串班求解答,其中颜尤青最积极。颜尤青自上次二模之后,就经常在上晚自习的时候来一班找裴暄,解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趁此找到和官深烛搭话的机会,因为有时候裴暄也会带着其他人一起去到最后一排跟官深烛讨论题目。他的学习成绩虽然不错,但他的反应力却不太行,之前都是因为基础很牢,所以能考高分,一些基础的变形他能解决,可第三轮复习以来,他明显感觉到了力不从心。
“如图所示,在某电子设备中分布有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均匀磁场……”
颜尤青小声的念完题目,顺手把几个关键的地方给圈起来,接着按照自己原本的解题思路把关键点串了一下,又把几个可能用到的公式写在旁边,但是写完之后发现自己依旧没有半点思路。
最近做这类的题目几乎要把他做吐了,而且电磁场是他的弱项,现在一看到这类题目就头疼。
“裴暄,这题我不是很懂。”颜尤青把试卷推过去。
三班的进度和一班的差不多,但是还是比一班慢了一点。颜尤青做的卷子刚好是他们昨天评讲过的。裴暄正给其他人讲题,看了眼颜尤青的卷子,然后在桌上翻了翻,把一份写了答案的卷子推过去,“答案在这,标答,先看一遍,自己理解,能理解的话就再自己写一遍,如果实在是不理解,找后面那个问。卷子是他的。”
颜尤青拿过卷子,回头看了一眼正在给别人讲题的官深烛,耳廓有点发热。他把官深烛的卷子展平,仔细看着官深烛写的解题步骤。官深烛的字遒劲有力,和他写的规规矩矩的不一样,字体是行楷,还带着自己的风格。他看完一遍,发现自己好像找到一点思路了,但又不是特别明朗,就犹豫着要不要拿着卷子真到后面去问。
这时孙维从后门进来了,直接把卷子往官深烛桌上一放,拉了张凳子就坐在边上,“兄弟,看看这题,我怎么都想不出怎么解。”
官深烛瞥了眼题目就大概知道了这题的难度系数,“你不是体育生么?”
孙维挠了挠头,“体育生怎么了?”
“这道压轴题一般能拿满分的不多,主要注意几个公式。”官深烛在草稿纸上写了几个解题用的基础公式变形,“把数据代进去就差不多了。”
孙维看了看,发现自己认识每一个字母,但是这些字母组合起来他就看懂了。他也不打算深究,直接问,“这样写能得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