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出这样的评估后,建昌门阀们互看了一眼,口气反而放缓:“右贤王的确是诚心求和,倘若殿下不允和亲,那便派遣世子为质子,入大越十年,这已是厄兰朵最大的让步了。”
说起来也算是大越建国以来头一遭,往年都是派公主去匈奴和亲,如今却被逼迫得献出质子求和。
季沧亭瞥了一眼那右贤王世子,冷笑一声:“匈奴人亲情淡薄,你虽为右贤王的接灶人,但十年质子,足以让你其他兄弟取信于右贤王。而你只能被软禁在炀陵不得自由,逢年过节还要向朕磕头谢恩,这样的日子,你愿过?”
那世子脸色发紫,忍着怒火道:“我为厄兰朵愿牺牲一切,父王已献出最大的诚意,大越莫要得寸进尺。”
季沧亭仔细观察他的神情,见他虽有怒却无悲色,便知道此人必不可能来做这个质子,不着痕迹地笑了笑,道:“好,朕也非是专程为寻衅而来,降书献上吧。”
匈奴人们听得满腹恼火,但谁也未敢动手,乃是因季沧亭一到这里便毫不掩饰她身为武者的杀意,即便是自诩虎狼的匈奴人,也不敢轻易将脑袋送到她的面前当第一个祭品。
“降书就在此,不过,盖玺印者,当为卫氏正统嫡子。”
听到这一节,季沧亭晓得他们终于是聊到正题了,看着那些人微微躲闪的目光,道:“不必阴阳怪气,朕知晓皇孙现下正在建昌,何不让他来见见朕这个亲姑姑?”
一阵沉默,有人道:“皇孙的确在此,只不过微臣敢问一句——倘若见了皇孙,殿下当如何待之?”
季沧亭道:“你们希望朕如何待之?”
“我大越以礼法制御天下,殿下的确拥盖世武功,可一时以收拢民心,但长久以来,以女子之身凌驾四海,难堵天下人悠悠众口。”
季沧亭没有反驳,继续笑问:“那依你看?”
“依臣等而言,殿下此时已足可名留青史,待厄兰朵归顺我大越之后,不妨急流勇退,将皇位禅让于皇孙,做个镇国长公主,以周全声名,吾等岭南文儒自当为殿下歌功颂德。”
此言一出,连同匈奴这边的人亦连声附和,学着文人腔调道:“是极、是极,连年征伐,我部早已是一众老弱残兵,并非不肯归顺,乃是畏惧殿下雄师,倘若有皇孙登基为我等作保,右贤王旗下诸领主也好讨个心安。”
满堂气氛似因此转暖,片刻后,一片劝和的声音里,季沧亭有一搭没一搭地鼓起了掌。
“法子是好法子,只不过朕单知晓你们顽固古板,却不知你们还蠢钝如猪,还是半座城的猪,着实让人叹为观止。”季沧亭眼底一冷,“按你们的说法,反倒是朕成了令天下不安的源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