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页

一池春水皱 月木流苏 1372 字 2022-10-19

看着张氏落荒而逃似的背影,李氏气的直跺脚,暗道四房没骨气。

作者有话要说:  释:

1、宋代开始用名片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即承放飞帖只用。现在的明信片、贺年卡,据说也是由此而来。

2、宋孟元老《东京华梦录》记载,“春日,宰执亲王百官,皆赐金银幡胜,入贺讫,戴归私第。”

也有说是立春日,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立春当日,“宰臣以下,皆赐金银幡胜,悬于幞头上,入朝称贺。”

我做了改动,按照文中设定了刺幡使这个虚构的,也省去了入朝称贺这个。勿怪!勿纠!

第16章 鸡毛

李氏出了老夫人的院子就回了自己屋里歇下,只派了个小丫头去前院传话。自己歪在床上,难得的闲下来,新年头三天,阖府上下数她最忙,大年初一还是她生辰,可有谁问她一句。她的大姑娘出嫁后,满魏家也就只一个季妈妈能陪着说说话。

“妈妈,珍儿那边要送去的东西可都收拾齐整了?”

“夫人忘了,东西昨儿就送走了。”

李氏眯着眼睛点点头,道:“是了,我竟忘了,年纪大了。”

季妈妈是李氏的陪房,这些年看着自家姑娘从新妇熬到鬓边生了白发,心疼的很。

“夫人在老奴面前说老,真不该。”

李氏浅笑了下,握了握季妈妈的手,道:“我老了,妈妈也老了,好在还有妈妈陪着我。对了,等十五的时候记得提醒我去趟观音寺,我要请个观音大士回来。妈妈,你不知道,自打接了珍儿的信后,我是又担心,又觉得松了口气,只盼我的珍儿能一举得男,日后能顺遂些。日后我就吃斋念佛,期望佛祖保佑我的珍儿,他们要闹什么我都不想管了。”

“夫人早该看开些了,这些年……哎,不说这个。大姑娘是有福之人,咱们跟去的人不也说了嘛,大姑娘有孕了,姑爷身边也没留人。等姑娘再生个儿子,姑爷得了功名,可不就什么都有了。”

好听的话谁听了都高兴,李氏闻言也笑起来,却又叹口气道:“姑爷的功名还在其次,我就看他是个忠厚人。我只有珍儿这一个,当初把珍儿嫁回李家,也就盼着她能夫妻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