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花景棋艺精湛,一开始就步步杀机,陷阱遍布,棋风凌厉。即便顾恪谨的棋艺原也不错,还是很快被打乱了节奏,疲于应付。
最后一子落下,花景执白,却大胜顾恪谨执黑。也不必提子,花景将手中未用棋子一一放回棋盒,道:“殿下,您该出宫开府,娶妻生子了。”
顾恪谨大惊,还没从输的极惨中缓过来,就又被一击。
花景神色肃然,东宫并不是谈话的好地方,可一边下棋,他就一边想起多年前与太子下棋的场景。再观顾恪谨,便忍不住想若太子无事,此子便名正言顺,不必步步经营,反而落了下乘。一念生则百念起。
“不破不立。太子殿下仍在东宫之中,殿下就该到外面去。方寸之地不足以看清全局。井底窥天乃大忌。殿下当知,圣人年纪大了,重视亲情,不想看到的就是百年之后宫廷喋血。东宫退一步,不见得不是海阔天空。”
东宫之中也不知有无探子,可花景这番话说的坦坦荡荡。于私,他曾于太子互称知己,于公,为君解忧忠君之事。
顾恪谨脸色唰白,迟疑之下,支吾碎言:“将军,我父实是……”
花景其实已经猜到了,若不是时日无多,今上和东宫都不会如此急迫。可到底今上年纪大了,还是心软的,若是换了今上年轻时的手段,东宫早已骨头都不剩了,也许他们花家也不剩了。而花景赌的也就是这个。
“殿下问问太子殿下吧,太子殿下年轻时多才,便是病重,他作为父亲,也不会什么都推给儿子的。时辰不早了,臣当告退。”
作者有话要说: 花朝的靠山来了啊。中年美大叔。
说点题外话,在jj上写文是好多年前了。然后中间空了很久,这次真的是因为疫情不出门,然后又把写故事给捡起来。可能已经追不上年轻的思路,但还是想努力把一个故事写完整。以前听课时候说,故事里讲到的每一个场景、人物都不应该是无缘无故出现的。我也致力于给我故事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前后呼应。比如说“追云”,前面提到了花朝她爹的坐骑是追云,这里我就会写花朝因为看到追云知道她爹来了。也许有些逻辑不是很缜密,但我至少还算努力吧。三十多章节了,十三万字,我保证把这个坑填完。各位进坑的也请放心。还有,感谢大家的关注。写的不好的地方希望有人给我提出来,我好改进。谢谢啊。顺便提一句,下一篇想写更轻松的,有喜欢神仙志怪的可以帮忙收一下。
第35章 开锣
第二日, 宫中圣旨加封花景为“京畿道行营兵马副都统”。
花家数代都在南延,属江南道, 京畿道行营兵马副都统也仍为正二品, 却是在京畿道。
这道恩封的旨意就有点耐人寻味了。便是原本没留意镇南将军入京的, 也都纷纷侧目。有说是因为之前的“南北、皇恩”之说, 让今上加恩花家,也有说是今上想要再度融合南北。朝中诸臣, 南方派系的自然高兴,北方派系的却暗自警惕。
而对于花家,特别是花景来说, 却犹如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一个萝卜一个坑,他一个镇南将军, 本来就正二品了, 却跑到京畿道占了个位置,可不是招人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