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子后面有人走出来,手中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粥,看到来人,清枫赶忙起身行大礼,道:“多谢师父救命之恩!”那小师父一身的邪气,仿佛是刚刚从善的土匪强盗。他那满是伤痕的脸上在那一瞬间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不过转瞬即逝了。清枫接过他手里的粥,一边吃,一边咂咂嘴,笑着说:“好香!师父自己做的吗?”“是。”小师父好像很不习惯这样说话。“师父,你教教我吧!”“行。”他很尴尬,也好像开心地挠挠后脑勺。
两个人打扫了寺庙里的卫生,把蜘蛛网扫下来,把弥勒佛的像擦干净,认真虔诚地点上香,师父还教清枫拜了拜。
后来,他们就生活在这里,有时候偶尔生活宽裕,师父就会带着清枫买一本佛经。他从第一天开始,就给清枫下了戒律:“既然你叫我师父,打算追随我,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一起遵守戒律。”他不准他杀生,蝼蚁也不可以。不准他吃肉,不准他撒谎,不准他喝酒,不准他看女孩子……
一次清枫外出,路上别人给他两个馒头,他小小的心里存着感恩之情,便都带回了庙里,给师父。师父说每人一个,清枫却说自己已经吃了两个了。后来被师父发现他半夜饿得在吃观音土,师父大发雷霆。训了他一个时辰,还用戒尺打了他的手心,最后让他面壁思过一天。师父告诉他:你犯戒了,不可撒谎。
清枫心里很委屈,自己明明是关心,为什么还要受到惩罚?不过在那之后,他再也没有撒过谎。
清枫舞勺之年时,师父带他来到相国寺,在寺门前跪了七天七夜,他不明白为什么师父要这么做,不过最后寺门打开了,一个苍颜白发的老人走出来,看了看他们,叹了口气,道:“进来吧!”
在相国寺里的日子并不好过,清枫问师父:“师父,为什么来这里?这里的日子不如破庙。”师父二话不说便罚他跪,道:“以后若是再敢提起此事,休怪为师手下不留情!”“知道了。”
第二十一章 清枫家世三
清枫和师父在相国寺里战战兢兢,每天如履薄冰,就这样还是时常被住持,师兄师弟们抓住,免不了一顿责罚。
这些日子没有给清枫带来一点心灵上的慰藉,唯一的好处就是藏书阁非常丰富,清枫时常钻进里面不出来,两年时间里清枫已经读完了半个藏书阁里的书,能出口成章,对很多事情拥有了自己的见解。
一次偶然的机会,住持听到了清枫的话,只是赞扬了一句:“清枫当真是领悟了佛法的真谛。”便被师兄师弟们各种针对,每每对他的东西,事情鸡蛋里挑骨头,清枫已经不是最开始的孩童,他可以对所有的不公淡然一笑。
这不,就连此刻清枫在自己的房里冥想,也有人过来打扰他。虽然清枫已经做到了知客,但也总有人不买他的账,毕竟,连住持都不怎么喜欢他和他师父,别人也没必要给他好脸色看。
那人径直走进来,随意翻看着清枫案上的纸,看清枫一直没有睁开眼睛,便还阴阳怪气地读出来:“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啧啧啧!没想到我们一向严于律己的清枫大师也会动情啊!”清枫睁开眼睛淡淡地看着他,什么也不说,那和尚便跳起来跑到三米远,毕竟,那冷冰冰的眼神还是有相当大的震慑力的。
他看清枫没反应,便大声吼,当然是虚张声势。“看什么看!你这怪物!采花大盗的儿子!还有你娘!说什么大家闺秀,和盗贼纠缠不清!”说完这些,他好像很过瘾,把自己积攒了好久的秘密说了出来。清枫听到这话,内心已经是山唿海啸,他握紧拳头,全身颤抖,内心仿佛有个小孩在说:“杀了他,杀了他,杀了他,他这种人渣,留下干什么?他侮辱了僧人,侮辱了佛!杀了他。”另一个小人说:“不杀生,杀生不如放生,不杀生。”最后清枫在盛怒之下,却还是压制住了自己的火气,只是道:“你再不走,休怪我手下不留情!”那人看着清枫,哆哆嗦嗦地挪动脚步,到门口时,已经被吓得屁滚尿流,落荒而逃。
好半天之后,他平复了心情。低头看向案上的纸,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心想:我可是动情了?我动情?对那个男人?想完了他自己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