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贺平接过单子这么一看,着实吃了一惊。“呃,这……,厂公,这是举荐名单吗?……户部右侍郎武扬?此人可是董万庭的心腹啊。”
殷城淡然道:“本座正是要举荐此人接替任丘的阳河都指挥使一职。”
“啊?”于贺平一脸困惑,“厂公,您好不容易有机会夺取阳河都司的掌控权,为何又将董万庭的人派去?您这岂非白忙一场?”
殷城摇了摇头,“陛下突然将举荐之事交于本座,恐有试探之嫌。”
于贺平蹙眉,“您是说,陛下他对阳河之事有所怀疑?”
“倒也未必,只不过,伴君如伴虎,本座当谨慎为上。”殷城踱了几步,“而且,董万庭失了任丘,又要失去阳河都司,他定然不肯罢休,现在那些老狐狸,八成正聚在一起,憋着等本座这名字荐上去,再参我一本呢。”
于贺平恍然道:“哎呀,还是厂公您深思熟虑呀。若您举荐之人是他们的人,而不是厂公的人,那姓董的便无从弹劾。哈哈,厂公英明。……呃,不过这样,还是便宜了那些老狐狸。”
殷城不以为然道:“阳河之行,本座志在兵部,并非一个小小的阳河都司,还给他们也没什么可惜的。况且,以董万庭多疑的性格,这个武扬是被本座举荐,日后,是不会再被他重用了。”
于贺平闻言啧啧道:“好一招离间计,厂公当真是足智多谋,卑职远不及也。”
殷城接着道:“待武扬去阳河上任后,本座便要你,去接替户部右侍郎一职。”
“啊?!”于贺平一听直接傻眼。
户部和工部哪儿比去?油水不及工部不说,最重要的是压力太大。打仗了要户部拨款,赈灾了要户部拨款,皇帝一高兴赏个什么人,也要户部拨款……
要不皇帝怎么能天天把“国库空虚”四个字放在嘴边呢?
等国库真的空虚了,挨骂的一准儿是户部的官员,搞不好还要掉脑袋。要是赶上加重赋税什么的,那又会激起民怨沸腾,到时候还得挨骂。
反正这个部门是两头挨骂,吃力不讨好的差事。比起工部来,那是差远了。若是升官也就算了,平调?给了谁也不乐意。
“厂,厂公,卑职对您可是忠心耿耿啊,为何,为何……?”
“本座让你去户部,也是为了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