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页

窦公公的小傻子 周乃 1279 字 2022-10-19

要当皇帝,还是狠心点好。

距离皇帝最后一次经历朔北大战,已经过去了三十八年。但岁月并未消磨掉他对于战场、风沙、鲜血的记忆,随着回忆的一遍遍描画,那些场景变得刻骨铭心的清晰。随着吴玉的奏报,已经埋葬在骨髓里的东西似乎也开始鸣鸣作响。

一切仿佛就在昨日,就在眼前。

在吴玉再度开口前,窦贵生便颇有眼力见儿地呈上了拟好的批示,指着最后一行提醒道:“圣上说的可是卢乌,跟查将军一样是栗赫人,黄发褐眼,手背有片胎记的?”

皇帝投来感激的一眼:“正是他。”

吴玉于是不再发表意见,对战场上的事他也不了解,索性将剩下几本折子一并呈上,让皇帝亲自过目。皇帝翻看两眼,呼出一口浊气,把折子递给窦贵生:“按吴相拟的办吧。”

窦贵生应了声是,轻提朱笔,重重落下。最后一笔完成,此事便算尘埃落定了。

接着,便是今日的正题、吴玉此行的主要目的了。总算说到了。

“圣上,老臣还有一事相求。”吴玉一撩袍角,眼看着又要跪下。

太子忙不迭上前扶了一把,吴玉顿时涕泪沾裳,痛哭失声:“殿下如此不计前嫌,老臣实在、实在是……”

太子立刻明白他说的是什么,面带怅然地安慰道:“吴相不必自责,这等事强求不得的。”

吴玉抹了把眼泪:“是老臣教女无方。”

啧,说的就跟他真教过似的。窦贵生欣赏着这俩人你来我往的表演,面无表情,心无波澜。

皇帝却忽的低声道:“你上回说对食不算真的,究竟怎么回事?”

窦贵生淡定地合上折子:“回圣上,是她求了臣几回,臣从未同意。只是那时她已经是吴相的女儿了,我若当众拒绝,岂不是拂了吴相的面子?”

说得头头是道,冠冕堂皇。但平心而论,“吴相的女儿连太监都不要”与“吴相的女儿连太监都要”也没什么本质差别。

沉浸于彼此捧臭脚的人闻言都停住了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