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颖一烦中国的其中之一就是这点,总是在扯,在拖,南辕北辙,注水灌汤,无论做什么都很没效率。
他看见右边自己和那钢琴舞台的中间点上正站着那个叫不出名字的23号,23 号立在不算亮的地方,却成了那里的一道强光源,台下四十几个观众有一大半眼光都往那里看。那人穿着故作纯情的白毛衣,站到舞台上后倒也显得妥帖得体,有那么一两分谦谦君子的味道。不过丁颖一晓得,他必也不是什么得体的人。
回国历练的一年时间,不是白历练。
渐熄的光芒下,背后的蓝光被缓缓打起,穿透那人粗织的白色毛线,有一两分落在他的脸上。丁颖一望着,竟看见那人也在看自己。
丁颖一来不及也未想得起做什么表情,脸上的面瘫似乎比那人更严重。
话筒一收,录制正式开始。
------
主持人寒暄家常,同1号开始的选手开始一个个进行叙话,丁颖一听了几个,感觉更热了。
这些人什么来历都有,有的还是大学生,趁寒假来试试身手,有的是教师,有的是企业管理人员,还有自由职业者,股票操盘手,还有个小姑娘是做泥塑发家的,现在已创业到融资阶段,据说几轮融资都达成了,很快就是标准成功人士了。
听到这位时,丁颖一扯领子的动作迟了迟,有些羡慕。
站在台上这些人,虽然行业不一,但听上去,好像都很容易就成功了。脸上全都洋溢着那种只属于成功者的笑,自信满满。
他想起自己回国后一腔热血的那次创业,心情有些失落。
选手们是以淘汰制晋级,一排一排地来,先把一排的人介绍完,然后这一排一起做题,最后筛出五个最厉害的,进入下一轮。
第一排的很快做完了,问的题目和电视上了解到的一样荒唐,诸如“无轨电车上的电动机用的是什么电”、“世界上长颈鹿的脖子最长有几米”之类毫无益处,仅仅是考你背题量的题。没错,这节目是有题库的,每个报了名通过初选的人都会分到一份题库,想要脱颖而出的人就会从那日起彻夜不歇地背题。
题库体量很大,丁颖一算过,如果自己每背两百题就能年轻一天,他可能会年轻到明朝。
按照他的脾性,题库这种东西自然就被丢下了,自高二那年出国前委屈了点,勉强考了个cilsa2,后面他什么时候背过这种东西?
仅仅是参加个节目,混个出镜费而已,不需要给自己太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