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则拿出砧板,将腌制成黑褐色的咸香椿苗切成段段,王氏瞧着香椿苗颜色搭配鱼肉不好看,便折回仓库,从坛子里捞了一根酸红萝卜。
酸萝卜切成条状,与咸香椿苗清洗沥干后,一并丢进沸腾的热水里煮。
煮的差不多时,再把腌制好的鱼片倒进锅里汆烫,青鱼肉嫩滑,无需烧太久,翻滚了一回,立马捞出盛进碗里。
小宝喜欢吃鱼,所以她经常做鱼菜,刚开始小宝总说她做的鱼,腥味重的很。
后来她特意跑去镇上人家打听,才得知讲究的人家都会提前用酒祛腥,端桌前还要烧一碟热油,撒些芫荽、香葱、红辣椒,然后往上泼热油,油温高,一下子就将配料的独有气味挥发出来,刚好遮住鱼肉的腥气。
灶台旁的小矮炉子咕噜咕噜的冒着热气,熬着的鱼头汤滚了几回,汤色泛白,闻起来香气扑鼻。
王氏从水桶里捞出养了好几天的白豆腐,切成小块丢进炉子里继续煨汤。
食盐和绿葱不着急放,等出锅时再撒,好看又好吃。
起了一锅咸菜青鱼肉,杨氏端着洗干净的黄辣丁走进厨房。
“娘,你歇着,黄辣丁我来炒。”杨氏手艺不亚于王氏,特别是在做鱼上,颇有心得。
杨氏娘家临河,穷的时候天天吃鱼饱腹,因而琢磨出了好几种吃鱼的方式。
就连上辈子出现的生鱼片,杨氏在谢家都做过,用的是河豚肉。
只是谢行俭觉得河鱼寄生虫多,且处理不干净就会触发河豚的毒性,自从他说出这些顾虑,谢家人对生吃鱼肉有了阴影,更别提吃河豚肉了。
杨氏因这档子事还被王氏责骂了一顿,谢行俭觉得有点对不起他大嫂,其实古代河鱼比现代的鱼要干净很多,人吃几次生鱼片其实不碍事。
他见不得女人哭哭啼啼,何况还是因为他才被骂。
他私底下找到他娘,仔仔细细的解释了一通,他娘这才原谅了杨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