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延高门贵公子,精通六艺,今天京城津津乐道的人物便是谢延。
听说谢延不仅身世好,长相清贵,且谢延性格率真,在谢延身上很难找到纨绔子弟的花花作风。
坊间说谢延最出名的是他的吹箫之术,传言朝廷上下无人能在吹箫上超越谢延。
一提吹箫,谢行俭莫名就想起自己那把破烂嗓子,顿时觉得堵心。
谢延样样比他出色,这让他如何才能在殿试中脱颖而出?
有谢延这般厉害的对手,那他的状元梦岂不是要泡汤?
夜深人静时,谢行俭越想脑壳越疼,索性不想了,可直接睡觉他又睡不着,只好搬出书本,捧着书读到后半夜才沉沉睡去。
谢行俭一心想在殿试上大放异彩,殿试前几天,但凡上门邀请他出去会宴玩耍的,都被他找了借口推搡出去。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在谢行俭苦修十几日后,终于迎来了最关键的殿试。
殿试定在四月二十二当天上午,这一天天高气爽,空气中四处可闻杏花的清香。
取中的三百名贡士神采奕奕的跟在文官后头往金銮殿上走。
殿试一般不会淘汰贡士,顶多是殿试发挥不理想,被皇上分到同进士堆里。
同进士,如夫人,光听着就没进士喜庆,贡士们谁都不想成为同进士,所以今日的殿试,大家都想好好发挥,希冀能在金銮殿上一展雄姿,好在皇上跟前落一个好印象。
谢行俭不担心他会被丢进同进士里头,他会试中的是一甲第二,可见几位主审官对他都很满意,殿试时皇上若看他不顺眼,顶多会将他扔进二甲,不过谢行俭绝对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
三百名贡士踩着礼部选定的吉时上了金銮殿,历经各种繁杂的礼节跪拜后,谢行俭终于被侍卫领到指定的书案前开始答题。
书案一人一桌,一甲前三摆在敬元帝眼皮子底下,众贡士都在偷偷的张望敬元帝的尊容时,谢行俭却在找谢延的身影。
谢延的名号他再熟悉不过,撇开他身上的贵族光环,谢行俭对谢延的印象还停留在当年谢延火烧国子监称颂馆助教的大胆行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