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罗棠笙坐着的宽敞花轿去月老庙兜了一圈后又回到了罗家,卡着吉时,谢行俭的迎亲队伍上门了。
谢行俭再次骑上高头大马,因马儿温驯,这回并没有安排马厮在前头牵马。
他一身鲜红喜服,挺直了脊背坐在马上,围观的老百姓定眼一看,嗬,好家伙,新郎官年少俊俏便也罢了,瞧瞧旁边帮新郎官呐喊的迎亲人士,别说哈,大伙儿眼熟的很。
左边是新科进士林邵白,前头朝考榜贴着呢,此人朝考第一,入了翰林院当差。
右边更是不得了,也不知新郎官哪来的福气和脸面,竟然请来了都察院的徐大人。
别看徐大人已经而立之年,但人家就是没娶妻啊,此番过来充当迎亲队伍也没什么不妥。
徐大人的冷俊脸庞上,久违的出现了笑容,这一笑,可让那些家中还有未嫁女的人家一下动了心思。
老侯爷站在门前,见谢行俭身后一帮新科进士,原也没觉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毕竟谢行俭是新科状元,请来新科进士闹一闹也说的过去。
可当老侯爷看到谢行俭右边的徐尧律后,嘴角禁不住抽搐。
他先前只知谢行俭对徐尧律有恩,却不知是何种恩情,竟说动了日理万机的徐大人出来帮着迎亲。
再瞧正主儿谢行俭,一身新郎红装加身,收敛了几分少年的稚气,抬手之间,恍惚多了男人的担当和阳刚。
谢行俭是文科状元,迎亲拦门前势必是要为难一番才学的。
罗家多是行武之人,守住大门当然不在话下,只不过出题目考考谢行俭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罗家人寄希望于唯一的文臣罗郁卓,可惜罗郁卓被罗棠笙敲打过,不准为难谢行俭。
但拦门还是要进行的,罗郁卓便装模作样的出了几道考题,这当然难不倒谢行俭,待罗郁卓话音刚落,谢行俭就扬起笑容,对答如流。
罗郁卓见好就收,最后让谢行俭当着众人的面起两首催妆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