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页

权臣的艰辛路 卷六一 1255 字 2022-10-20

群龙无首?那工部尚书岂不是……

谢行俭心里发慌,强撑着精神打开折子,上面干净利落的文字无不在跟他说一件事:工部尚书没了,吏部挑了几个合适的人选,但原工部尚书李大人的长子不服,去吏部闹了一场。

也怪他这几天养病将人养懒散了,朝中发生这样的大事,他作为御前侍读竟然一问三不知。

工部尚书怎么好端端的没了?谢行俭拧紧眉头,心想这事十有八九是敬元帝下的毒手。

转头又一想,徐大人不是说力保工部尚性命无虞吗,怎么说话不算数?

谢行俭面色微微不自在,难不成徐大人也觉得工部尚书将机关秘密家传一事做的不地道?

思忖了几秒钟后,谢行俭认命的苦笑:“朝中大臣任职,一贯是皇上做主,皇上想让谁主持工部,便是谁的福气。”

“爱卿所言深得朕心!”

敬元帝眉色飞扬,显得非常开心,忽又垮下脸,沉声道:“只不过这李家长子忒不识趣,说什么工部历来是世袭之位,哼,朕这几年是有些忽视工部,却没想到凭空长了工部的势气,让李家人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建起了小朝廷。”

工部这一点做的委实不妥,谢行俭听了敬元帝这番话,微微松开眉头,直言道:“工部主天下工匠之事,理当教授天下匠人工艺,如此匠人才能吃到手艺饭,一味的藏私确实不该。”

“哦?”敬元帝微抬头,忍不住笑道:“刚才看爱卿一副死守诺言的忠贞像,朕还以为爱卿站在李家那边呢。”

谢行俭扯唇笑笑,他这么说自然有他的道理。

仕农工商,工的位置之所以排在商人之上,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朝中有正规的机构撑腰,但纵观民间,有哪个工匠家里过的比商人富裕,他们辛苦劳作一天只能供一家子人吃喝,再无盈余。

究其原因,原因就两点,其一是朝廷不重视工匠,导致工匠没有进取之心,整天只会守着自己那半吊子的手艺过活。

二是因为没人教导,尖端的技术全被工部总揽,工匠又大多不识字,久而久之,好的匠人就只会出现在工部,这也是为什么敬元帝不敢得罪工部的原因。

没了工部,以后宫殿谁修,水渠谁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