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无一用是书生。家中贫穷,他自己的身子骨儿又不争气,比不得一身力气的庄稼汉,也干不了什么重的体力活,来京都的路费还是自己东拼西凑,加上兄长帮忙撺掇才攒出来的。
一路上餐风宿雨,也是磕磕绊绊来到京都,好不容易参加了礼部试士,当时几位考官也都是一副满意的样子。
原本想着寒窗苦读了这许多年,总算是能窥见一丝光亮了,可谁知会是如今这样的光景。
他心里知道,这一场灾祸绝非偶然。
怎么可能是偶然。
京都大街上不允许纵马,更何况还是身在繁华闹市。也报了官,可是京都的府尹给他的答案,除了“无心之失”就没有了其他答案。
可是冷静下来,即便是不去查证,他心里也能够猜到,这一场灾祸起源于哪里。
——起源于某位皇子。换句话说,也起源于他自己。
礼部试士那日,他看到了监考的大人眼里的惊艳。他以为那是平步青云的开始,以为自己的情怀报复将会有施展的天地,以为能够将家中的困苦改变……
他是满心的欢喜的,但也不至于失去君子的谦和与自矜。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一路结伴前行的同伴给他介绍的大人,竟然是某位皇子手下的势力。
面对自己这个没有根基没有人脉的外地举子,那些人的拉拢之意竟然没有丝毫遮掩。而且,不仅有一位皇子这样做,京都里得势的皇子,似乎都派自己手下的人来他这里逛了一圈。
他们一样他做出选择。仿佛用他来评判某种角逐似的,每一方都虎视眈眈,等着他的答案。
有答案吗?当然是有的。
只是程晚舟的答案,并不是任何一方势力想要的。
他从小读的是圣人书,书中所教导的要忠君爱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带进他的骨子里。他不清楚哪位皇子的势力更大前途更好,他所清楚的是,大楚最后只有一个帝王,那将是他所追随的人。同样的,他也不清楚谁会最终坐上那个位置,他很希望那会是一位仁爱的君主,可是内心却隐隐觉得,把心思全然放在争权夺利上的皇子们,或许早已经走错了路。每天心里想的全是阴私手段,怎么能够做到光明磊落,爱民如子呢?
所以他客气地拒绝了那些来劝导他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