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口好的地方,别说买了,就是租也是租不起的。更何况自家还有一大家子人需要安置,不买是不行的。

还好朱大有对府城熟悉得不行,早就想起来现在的这个地方了。

这里靠近河道,用水方便,也有很多客商的船只经过,可以先从这些过路生意做起。

然后附近风景不错,是本地的学子吟诗作画的必经之地。

只不过附近的村民没有这么大的胆子,敢花大价钱开酒楼卖吃食。最多也就是卖卖野果子之类的罢了……

而且此地靠近郊区,蔬菜啥的可以直接找附近的农户购买,十分划算。

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这里低价便宜。即便陈甜甜给了五百两,七七八八算下来,也不会剩下太多。

他们找当地农家人盖出来的房子前院招待客人,中庭当灶间,后院住人。而这一切,满打满算也不过三百两。

还余下了两百两的启动资金,购置了大酒楼的一些锅碗瓢盆和调料肉食之后,只有五十两了。

说实话,一开始朱大有还是很忐忑的。他就怕没人来吃,浪费了陈甜甜的银钱,更是浪费了她的一片好心。

不过还好,首战告捷。

一位路过的大客商,闻到了浓浓的香味,立马带着全家人停船用饭。

朱家人收获了第一桶金。

然后路过郊游的学子们也逐渐被香味吸引了进来,吟诗作对之后在这里吃些美食,内心就更加愉悦了。

朱大有也是求过学的,深谙学子的心理,每次给他们上的菜单,起得都是些文学气息浓厚的菜名。什么「红嘴绿鹦哥啊」、「两个黄鹂鸣翠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