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所有人都要遵循诸子圣贤留下的规矩,伦理纲常,否则就会被天下人所笑,成为污点,难以立身于世。
而父子相残,伦理败坏,正是圣人之道最无法容忍的行径之一。
这也正是洪玄机与洪易互相忌惮的地方。
此前洪玄机虽然苛责洪易,却没有害他性命,就是不想落人口实,如今形势反过来,洪易实力更在洪玄机之上,而没有直接快意恩仇,同样是有这一层顾忌。
面对这种局面,一味的去依靠蛮力,即使达到目的也是惨胜,唯有抢占道德的制高点,将对方打落万劫不复之地,不落他人口实,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的大获全胜。
……
就在洪玄机翻看考生试卷的时候。
考场之中,洪易的文章也到了写到了收尾阶段。
这次科考的试题本不困难,以洪易的学识,可以说是信手拈来。
但洪易却没忘记聊天群的主线任务,就是要他在科考之中作出一篇圣道文章。
正因为如此,洪易在看过试题之后,并没有立刻下笔,而是花了一个时辰时间,在心里默默体会了诸多圣贤典籍中表达出来的圣人之道,仔细把握其中精髓,心灵渐渐契合,而后才开始下笔。
他凝神静气,心中怀着对中古诸子圣道的领悟和崇敬,又借鉴着在修炼秘境中长久研读易经时的心得,笔下文字飞扬,思绪有如泉涌,源源不断。
每一个文字里面,都蕴含着他的精气神,那是被易经中的知识至理洗涤过无数遍,近乎绝对纯粹的精神念头,纵然是一代文坛宗师,学问精深的大儒,都要自叹不如。
这些文字中的精神意念,缓缓凝聚着,并不张扬,但隐约之间,自然流露出一股“道”的意蕴,玄之又玄,莫可名状。
直到洪易文章收尾完成之时,把笔一提,这股纯粹到极点的精神意念,这才陡然冲天而起,化作一股庞大无比的精气,贯穿于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