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页

明月来相照 风为马 1352 字 2022-10-20

看着落款的“崔竹”两个字,宁瑞臣胡乱猜测,崔竹这封拜帖,也是元君玉的授意,大概是……他回来的日子也不远了?

暑风吹得人发热,宁瑞臣恍恍的,不由得拨了一下头发,要真是如此,那么在南京,他是头一个知道世子回程的。这算是一点偏爱?宁瑞臣把那张红彤彤的名帖捂在胸口,忽然想起崔竹送来的戏园子的凭票,展开一看,是一场《牡丹亭还魂记》。

戏园子倒也熟悉,就是上回他们出去逛的那家,在三山街后,官廊边上的,那天演的是西厢记,宁瑞臣还记得,一个娇滴滴的崔莺莺,他不由自主地把台上的和台下的比了。都说这出戏好,他后来回家狠看了几天的戏文,又找了几本闲书打发时日,终究是看腻了这些千篇一律的儿女情长,许久不再去看。

今天崔竹邀他看的这一出,是简化过的版本,全本也是个书生小姐的故事,可是这个不似寻常,别的话本千篇一律的,那一些主角儿,哪个不是俊秀爽朗,让富家千金一见倾慕了,好像天下的情来得分外容易一般,看不出什么情深爱切,倒像是提线傀儡般的奉命行事。宁瑞臣把戏园单子上的词本看了些许,这讲的什么起死回生,还魂结为燕俦莺侣的,实在是新鲜。

太监的邀,他是不太想去赴的,可想了一阵,还是答复道:“你去回信吧,就说三日后,我准时赴约。”

三山街一向热闹,马车躲着人流,故而来迟几刻。一进门,宁瑞臣便被簇拥起来,往二楼上去。崔竹订的雅间正对着戏台,视野敞亮,又不为楼下嘈杂所扰,台上杜丽娘正唱着游园,正是情丝袅袅,熏风阵阵的好时节,笙管鼓笛吹着打着,一片花团锦簇。

崔竹一身浅色直裰,正襟危坐着。稍稍移动,那下摆团团绣的魏紫姚红就流动起来,一把朱红璎珞悬在腰下,耳朵上挂两枚珍珠珰,小指套了一只翡翠指环。

宁瑞臣还是觉得,他不大像个太监,说是金陵哪家的少爷,他也是信的。

“宁少爷快来。”还在门外端详着,崔竹就摆了手:“是新近上演的戏了,在苏州那边风靡好一阵子,这儿才学来演。我们在北京,想听还得过一阵呢。”

“我来迟了。”宁瑞臣显出几分愧色,一进门,就叫宝儿拿出一方小盒子。

崔竹一抬眉,新鲜道:“这是宁少爷赠予在下的,还是赠予世子的?”

“自然是送给崔公公的。”宁瑞臣入了座,心道东西是送给他的,自己却是为了元君玉而来。

宝儿在边上,替他打开盒盖,是一把折扇。苏面山水,雕漆扇骨,挂一枚碧玺扇坠。

崔竹说:“这个我知道,通济门张氏庆元馆的扇子。”他接过来,握在手里轻轻抖开:“果然上佳。宁少爷真真知我心,难怪我几月前在贵宅见到少爷,恍有一见如故之感。”

他也太会抬举人了,宁瑞臣反倒手足无措起来,只好说:“看戏,看戏……”

“说到看戏……”崔竹听了一会儿下头戏台袅袅的声口,笑道,“其实,今日我还有个朋友,是个懂行的,他曾经把一出西厢看了百八十遍!所以才叫他来,想着有什么不解之处,还能问问他,宁少爷不会怪我唐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