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亲密地惜别后,才走出小屋,各自向自己的目的地进发。
方才还分外热闹的房间里,顿时只剩下沈聆年一人了。
“沈聆年,你不出发吗?”过了半晌,见她依旧丝毫没有动身的意思,导演组憋不住询问道。
沈聆年摩挲着手里的木签,漫不经心地开口:“不急啊,我得先解析解析这木签上的签文,才能锁定我要去的地方。”
她的第一支木签上,写的是“清明时节雨纷纷”。
是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她打开地图,扫了眼古镇的大概布局。
从这首诗中可以提取的关键词……
酒家、杏花村以及,雨纷纷。
北水古镇的酒肆大约能同酒家对上,镇外的杏花林也可与杏花村对应,只是这雨纷纷……
“摄像老师,我们这就出发吧。”沈聆年起身,对着摄像师招了招手。
她所锁定的几个地方,离她们所在的团队小屋最近的,是“簪花”油纸伞铺子。
步行十分钟就能到。
“簪花”油纸伞铺子的门前摆着样式繁多的油纸伞,既有浅黄淡白的纯色油纸伞,也有绘着牡丹、荷花和梅花等花样的油纸伞。
制作十分精美。
沈聆年撩开帘子,踱步而进,“老板您好,打扰您一下,请问您是否见过这支木签?”
她笑意吟吟地递上木签,只是瞧着便无端地让人想要亲近。
年过花甲的老人抚了抚长髯,眯眼端详着木签上的文字,沉默良久。
久到沈聆年都以为自己猜测是错误的时候,老人才点点头,“这木签我确实是见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