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页

因为金狄军驻兵日久,故而阮霁云刚回朝,楚太后便马不停蹄地召集各方官员,共同商议议和之事。

“如今公主已经归来,那这议和之事也宜早不宜迟,”嘉宗还在行宫避祸,自然是由楚太后代儿子行权,她看向阮霁云,“霁云觉得呢?”

阮霁云原本就是为此事而来,闻言并没有太多意见:“太后和诸位大人决定便是,都是为了尽快休战,使百姓免于战乱之苦,我自然责无旁贷。”

“鸿胪寺已经将议和文书发往金狄大营中,”一位负责禀笔的官员迟疑地说道,“但他们坚决不肯让王子来城内,而是要求我们的和谈使者去他们那边。”

听到这句话,官员们顿时议论纷纷,以程之璧为首的年轻官员率先发难:“让使者去城外?那岂不是要让大景昭告天下,是我们主动求和?”

一位胡子花白的老官员显然不屑他的话:“你若是有更好的建议,何不亲自请缨,去把金狄人打败,好让他们主动来求和?”

“礼不可废!我大景堂堂上国,居然要让公主千金之躯涉险,难道诸位不觉得羞愧?”

楚太后以手支颐,淡淡地看着吵闹个不停的官员们,似乎对此场景早有预料,待声音稍微平息,她才说道:“今日召集诸位卿家,主要是讨论如何尽快将议和之事谈定。大军围城,陛下无法发丧,本宫每每想到此就觉得痛彻心扉”

她姿容动人,声音哀戚地说起先帝,瞬间令在场的大人们谁都不好意思再继续下去,程之璧和几个主张再与金狄商讨议和地点的官员互相对视一眼,不得不暂时偃旗息鼓。

片刻后,还是承恩公率先发言:“娘娘所言甚是,如今首要问题是尽快议和,至于是我们去城外,还是他们进宫,本质上没有差别,我们先不要纠结这个问题了。”

楚太后擦擦眼角的泪痕:“诸位卿家,议和之事定下了,不知哪位卿家愿为副使陪公主前往金狄大营?”

这个问题显然也是众官员纠结的要点所在,承恩公言:“鸿胪寺自然是首陪。”

鸿胪寺卿皱眉道:“我们鸿胪寺历来是负责外事联络,这议和恐怕还得是以武将为先吧?公主千金贵体,多派些武将保护才能妥当。”

“议和又不是打仗,派武将去做什么?”

眼看着好不容易被压下的吵杂声又起,楚太后再次蹙起眉头,她眼波流转到阮霁云身上,见她始终安静地站在一旁,心中不觉有些纳罕。

平日里看着说句重话都受不了的庶妃之女,在西吉待了一段时间,怎么看起来好像沉稳不少?看她这样一言不发的模样,居然隐约令楚太后有些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