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说这些蝎子不会咬人,让阿生不要怕,但阿生却亲眼看到蝎子蛰了母亲一口,从此母亲就生病了。母亲病得不能下地,几乎一年四季都在床上养病,无法照顾家人,所以家中事物大多由父亲来做。年幼的时候他对父亲的依赖很深。父亲靠打鱼养活一家三口,全家人处于饿不死的状态,家里也没有多余的积蓄。他们一家人在渔村没有什么存在感,没人愿意与他们来往。本来他们家住所的位置就很偏,陆祈生幼年时期很少与外界接触。
父亲出去打鱼早出晚归,母亲在病床上不断地咳嗽。年幼的小孩子一个人呆呆坐在小板凳上,望着远方的天,飞翔的水鸟……他并不像其他小孩子哪样爱哭闹爱玩耍。海边生长的孩子皮肤是黝黑健美的,而他的皮肤比同龄其他小孩子要白的多,是一种苍白的病态的白,许是他常年待在家里的缘故。
母亲白天睡醒会喊他的名字:“阿生,水,水……”
阿生很听母亲的话,母亲喝完水就开始给他读圣经,但母亲并不是一个纯正的基督教徒。她不按时祈祷,也不去教堂做礼拜,基督徒做的事情她一样都不做。德珍上过小学,认识大部分的生字。渔村里没有多少文化活动,所以也没有多少书可读。母亲读《圣经》纯粹是用来解闷。
每次听母亲读《圣经》的时候,陆祈生总会看到母亲头上笼罩着金色光环,他的母亲面色庄严,像神佛一样。或许是母亲具有表演天赋,她读书的时候,声情并茂,有时还会双手合十,甚至流出眼泪。
当陆祈生不认真听她读书,她就会惩罚儿子,让儿子跪在自己的床前,双手合十说:“救世主啊!我有罪,宽恕我吧!”
一开始对于母亲这种行为,年幼的陆祈生觉得很有意思,到后来竟认为母亲真是一个救世主。他对母亲的教义牢记于心,他是母亲忠实的信徒。
母亲说过,耶稣在被钉在十字架之前,是一个坏人,人们钉死了他,挖出他的心,他才能重生,重新变成上帝的好孩子=子。
母亲德珍相信人的一切罪恶源自内心。如果去掉坏的本心,就会去到天堂获得重生。
母亲在梦呓里经常念叨自己是救世主,自己的病是为了赎前世的罪孽,她必须忍受病痛的折磨,死后才能见到上帝,上帝才能宽恕她。
母亲也会给陆祈生讲故事:“我童年时和父母去县城,听到有信徒在街道旁边做演讲,讲台周围挤满了人,我坐在父亲肩膀上,和父母亲一起听演讲。哪个故事讲的可真好啊,他讲了一个重病缠身的救世主的故事,救世主生前忍受所有人世间的痛苦,只为了拯救自己的信徒,在场的人听得泪流满面”从那以后起,她经常把自己想成是一个重病缠身的救世主。
尽管德珍被毒蝎子蛰伤,卧病在床,她也无法停止幻想。自从嫁给了陆全国,她便很少与外人交流,生病以后更是见不了外人。她把儿子变成自己的教徒,来满足自己高高在上的幻想。
厨房里传来噼里啪啦的声响,原来是不知何时一条鱼扑通扑通从水缸里蹦出来了,打碎了几个瓷碗。这条鱼是一家人的晚餐。阿生要把鱼重新放回水缸,鱼在地上蹦来蹦去,阿生捉鱼的手法笨拙,好不容易捉到手,鱼又一下子从手上滑走了。
“阿生,我听得心烦,杀了这条畜生吧。”
是母亲的声音从隔壁房间传来,伴随着断断续续的咳嗽声,像是从天而降的多灾多难的救世主的声音,她说什么她的信徒们就必须做什么。
渔村少年捉鱼杀鱼就像家常便饭一样,但六岁的阿生还未杀过鱼,手上也没有沾过鱼的血腥。一条活生生的生命就要消失了啊,然后成为一家人的美餐。既残忍,又兴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