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不必再换了他,加个人吧,母妃娘家哥哥的儿子,崔采,人品贵重,在清河也是一等一的好儿郎,长你五岁,你唤一声兄长,定能管的住你,便这么定了。”
其实这也是絮絮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采儿这样的年纪,也是该来京城看一看了,之前容璟在这儿陪她闲聊时,有意无意地提起过采儿,说他如今已很有哥哥当年的风采,备受清河人的爱戴。
絮絮是居安思危,前后左右反复思考了一下容璟话里的话。
最后得出的结论便是,采儿是该来京城了,且不说他已快到了入仕的年纪,便是为了打消容璟对崔家的忌惮,她都应该将他放在眼皮子底下看着,以防再出什么意外。
她的孩子们都到了飞出安全地带的年纪了。
“儿臣遵命。”容慎不情不愿的,撅着嘴,只是他晓得自己母妃正生着气,此刻实在不宜再去触怒,于是只得昧着自己的意愿答应下了。
母妃娘家的表兄,他倒是从未见过,可听着母妃话里的热络劲,容慎不自意生出一股子醋意,掰着腰间系的玉佩,没聊赖的晃来晃去。
“别杵在这儿了,快去做你的功课,承欢殿的小太监傍晚来告你的状,说你父皇被先生绊住了脚步,暂且来不了了,我瞧着啊,你父皇来了,少不了你的一顿数落。”
这先生,专爱打小报告,这个月都多少回了,他不就烧了他的半截胡子吗!谁叫先生总是难为薛缱的。
“三皇子快去做功课吧,娘娘正在气头上,您别往心里去,娘娘心里烦得很,不止为您,您体谅着些。”
翠屏见他仍站在那儿,动作慢吞吞的,忙上前安慰了一通,容慎在不情不愿地去了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