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得及把帘子放下,有两名书生打扮的人挤出围观人群,冲到陆府车旁追着跑,殷切问他:“月中的诗会,万望公子莅临!有几名小友特地远道而来,只为一睹您的风采。”
怀忧清楚自家主人的脾性,这种雅会都是随心而往,越是强求他越不爱去。于是他跳下车赶那两个人走:“陆太傅日理万机,哪有空陪你们玩?还不快滚!”
未料这一次,车上的人却抬手示意怀忧让开,对那二人道:“并非我不想前往,只是我现下要入宫议事,若是议得成,恐怕月中便不在京里了。待我归来再赴约吧。”
车子继续驶向皇宫,怀忧在一旁愈发觉得不对,似乎哪里变了,又似乎什么也没变。可那两年发生的事他一概不知,自然无从推测。
入了宫,沿途宫人都对陆府的车驾毕恭毕敬。陆子溶换了皇帝特赐他在宫里乘坐的暖轿,来到乾元宫正殿。
屋里除了皇帝与丞相外,还有几名齐务司的官员。除了他是从宫外来的,其余人自早朝后就没离开,始终在宫里议事。
早年间太子监国,只有户部完全由丞相掌控。两年前的济王案后,太子薨逝,六部便回到了尹丞相手上。
而陆子溶这个「功臣」洗清冤罪,恢复太傅之位,却并未得到任何实权,甚至连齐务司司长都没让他出任,只派他继续给皇子教书。
毕竟他当初是为济王做过事的,不如尹必这种生死相随之人值得信任。
“今日将诸卿叫来,是为了凉州的事。”皇帝只说了这一句,便看向尹丞相示意他继续。尹必又看向下位之人。
那人名叫石寅,是现任的齐务司司长,到此任前一直在六部轮转,没在齐务司干过一天。把他放在这位子上,无非是尹丞相举荐,皇帝便默许了。
但陆子溶不解的是,尹丞相自己的一摊烂事都管不过来,手伸到齐务司是想要什么?
石寅起身捧着文书念起来。自打瘟疫结束、罗大壮伏法,凉州与大舜的关系颇有改观。凉州官府从大舜引入客卿谋士,帮助新任知州治理凉州;先太子在边境时修建的商路纷纷启用,凉州与秦、幽两州贸易不断。
因此,最近民间的呼声越来越高,无论是舜人还是凉州人,都希望凉州并入故土;在两国文书中,凉州也给出了积极的信号。
“齐务司提议组建使团,前往边境与凉州商议收复之事。若此番事成,拿下凉州这块难啃的骨头,不必费一兵一卒!”
陆子溶略一蹙眉。收复凉州是好事,但此人的表述让他很不舒服。
尹丞相道:“陛下,臣提议使团以陆太傅为首,太傅于边境从事多年,又生长于齐,定能令凉州人信服。”
“陆太傅莫要推辞,具体事务自不会劳烦太傅,让石司长去做就是了。”
陆子溶眸光冷下来,“那石司长不妨说说,收复凉州之事要如何去做?”
石寅毫不掩饰倨傲,振振有词:“凉州如今与大舜共生,若再次与舜决裂,他们将不堪重负。所以我们提的要求,凉州人断不会拒绝。”
“大舜为了凉州之事投入不少兵马钱粮,若收复时不索要,日后便再没由头讨回了!”
尹必一边听着,一边察觉到向来淡然的陆太傅面色不对。明明是标致的眉眼,却好似结了一层冰霜,将数九天带到了四月天。
他示意石寅闭嘴,却见陆子溶轻轻启唇,吐出冻硬了的话语:“凉州如今愿与大舜共生,是因为信任舜人不会提过分的要求。若此行收复凉州,凉州亦是舜土。”
一场议事在尴尬的气氛中结束,但这并不影响组建使团的决定。果然如陆子溶所料,使团即日出发,他赶不及月中的诗会了。
众人出了乾元宫,却见不满十岁的六皇子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个什么东西,眼巴巴地望向屋里。
大家纷纷行礼,尹必上前一步,矮下身问:“殿下是来见陛下的么?议事这才结束,陛下说一会儿便歇下了,您现在进去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