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5页

术尽荣华 舒闲 1010 字 2024-01-13

“这是百年前俞氏祖业的所有契子,我已到京城的户部一一查对过。至今百年,这契子的原主仍是俞氏族人。”

百年了,八大氏族的第一代族长若知道自己抢夺来的俞氏祖业属皇帝封赏,恐怕他们会从坟墓里跳出来懊恼大骂自己愚蠢。

莫族长伸手抢来一张契子仔细查看,难以置信地说:“皇帝封赏?你们俞氏一介贱商,凭什么得到皇帝的封赏?”

阿伯拿出一本泛黄的族谱,滔滔不绝细数百年前俞氏族人们对子孙后代的培养。

“俞氏族与江南四大商族一样立族三百年,俞氏族的第三代子孙曾出过一位状元,一位将军,一位探花,三位进士,六位秀才。”

“俞氏族虽商贾之族,也是诗书世家。俞氏子孙从小习文学武,先学经史子集,后学经商谋略。夏三伏、冬三九皆有江湖武师教导。”

“你们以为俞氏族人早已灭绝,瓷裕镇全是你们八大氏族的族人。不,你们错了。”阿伯翻开族谱,翻到栗氏村的一页,说:“你们看吧,你们选出来的栗氏奉先女,她的先祖是俞氏第二代宗亲的外孙,祖籍东岳山,胡姓。”

中风的栗族长睁大眼睛,看清族谱上详细记录着栗海棠祖上七代的身世。最后一页写着:栗锅子,原姓胡,名胡益,家住栗氏村,祖四代更栗姓,保后世子孙,长乐居安。

阿伯合上族谱,说:“她虽胡姓,亦有俞氏血脉。即使我不与你们清算百年前的账,也不会饶了你们谋害海棠的罪孽。”

莫族长看着趾高气扬的阿伯,时至今日他知道大势已去,不论阿伯是否为俞氏后人,他的背后有诸葛弈、翎十八、秦五和庄南华做靠山,他们根本无力反抗,只能甘为鱼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