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她觉得那叶大人会徇私舞弊,只是夏河跟叶大人毕竟有故,若是看到夏河的文章,叶大人心中肯定会向他倾斜的,只要他学问真的过得去,他点他为秀才的可能性很大。
“夏河,那你可得努力了,一朝天子一朝臣,叶大人明年就任满了,也不知道会不会连任了,若是他不连任的话,到时候他走了,谁给你批文章呢。”林小满也说道。
家中毕竟多了两个读书人,她又常常出入县衙后院,对这些事情也懂了许多,她觉得叶大人当县令,对夏河考秀才是非常有利的。
“就是叶大人走了,还会有下任县令,我只要文章写得好,还怕他不点我?”夏河却是有些不服输。
瞧瞧,这就是没有经历过社会毒打的孩子,想法就是天真,不知道有多少老童生,希望自己能够跟县令相熟呢。
夏河因为从前跟林凤仙一起救过馨儿,后面馨儿又挺喜欢他,管他叫哥哥,每回他去县城了,她都会去找他玩,有这个渊源在,叶大人不说放水,但只要他文章写得尚可,就是不对他胃口,他应该也会点他的。
当然,夏河说的也没错,真正有本事的人,不怕自己的文章不被取上。
“你说的很对,但现在的情况是,大家都期待着仗剑走天涯呢,就等着你快些考上秀才了,你肩上的担子很重啊。”林凤仙笑着说道。
夏河有这个志气,她也很高兴。
但可能是她世故了,前世跟这世的经历,让她知道了,什么叫做朝中有人好办事,又是为什么寒门难出贵子。
不说别的,就说时下的书籍,一本薄薄的经义,就得五六十文,若是那种大儒注解的,更是一书难求,别人请好夫子,用大儒批注的经义,你用的书本,说不定都是错误的,你如何跟别人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