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太夫人说的这两个人不是他们都是知道的,当阳伯已经快六十岁了,年纪比卫宗镛还大。
她的原配夫人年初的时候去世,大周律例有定:女子丧夫者守孝三年,而后或另嫁或守节均可。
男子丧妻者,服丧一年即可再娶。
也就是说,如果现在派人去说和,明年年初卫宜室就可以出嫁了。
而左尚书家的那位公子则天生痴呆,长到二十几岁都不知饥饱,长得又矮又胖,人们戏称其为“呆猪”。
这两桩亲事如何也算不得良缘。
但张太夫人要做的,不过是借由这个来笼络这两户人家罢了。
包氏没有什么不愿意的,她对这对双生女本就不喜欢,原本的打算也是用她们联姻给自己的儿女铺路。
所以张太夫人的提议正中包氏下怀,说道:“婆婆凡事都想得周详,况且她们都是您的亲孙女,由您来做出最合适不过了。”
卫宗庸在一旁听了也没觉得不妥,他从小就习惯了一切都听张氏的,到现在也一样。
“既然你们两个都不反对,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吧!”张太夫人又喝了口茶说:“事情宜早不宜迟,我这就安排人去这两家府上先通个气。”
大周的风气一般都是这样,给姑娘定亲事的时候往往本人不在跟前。尤其是庶出的子女,多是加中长辈给安排什么就是什么。
当然也有那些疼爱子女的,会事先征求儿女的意见。可卫宜室卫宜家显然没有这个福分。
说完了双生女的婚事,张太夫人稍微停了停,明心过来给她捶了捶背。
这些天府里的事大多由她在主持,的确不轻松。
“今天把宜宓叫来是有话要说,”张太夫人看了卫宜宓一眼说道:“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的婆家虽然被查抄了,可你就这么回娘家来住着总不是长久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