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什么“帮着安置”,也带几分讽刺。
一个无家可归的孤女,被出门在外的男人安置了,其实就是成了外室。但她到底算是官宦人家的女儿,当时风声未过,也不好纳进门。后来李氏死了,许是察觉到此事,便要江司马立誓三年不得再娶,江司马真心假意之下,这么多年了,竟当真没有再娶。
而如今带殷氏回来,却还因一事——当年殷家男丁被流放,大多死在了外头,偏偏今年翻案,说殷家当年死无辜受难,唯一幸存的男丁乃是殷氏隔了房的殷氏嫡支的堂弟,殷氏正儿八经的嫡母和几个姐姐回了娘家,从此就不算殷家人了,唯有殷氏虽算庶出,却是仅存的殷家人,那堂弟被圣人抚恤,赐了一个三品的官职,又将殷氏母女接回看顾。
江苒了然。
她上辈子,也算是了解过几分殷氏生平的,当时不曾细想,如今看来,自家父亲改了主意,乃是看上了这位小舅子的权柄——江司马近些日子,好似在往中央活动。
她懒得再问殷氏如何同江司马搭上的细节,将此事揭过了,又说,“我母亲的嫁妆单子里头,我瞧着好像有些东西对不上号,咱们府中可还有先时伺候过母亲的老人,你去叫来问一问?”
杜若想了一想,只道:“先时夫人的身边的陪房,来了定州后便遣散走不少,后来老的老走的走,除了奴婢这样当初年纪还小些的,却是没有旁人了。”
江苒也是想到这件事情,觉得奇怪。
大户人家女眷的陪房,那就是娘家带来的班底,往后小主子们的乳娘、伴读、侍女小厮,大多也从中挑选,李氏出身大族,这等规矩不会不知,怎么偏偏却犯了这样的忌讳?
她道:“那我的乳娘呢?”
杜若略想了想,倒有几分印象了,道:“娘子的乳娘姓赵,当初她奶姑娘到三岁,夫人去世后,她又照顾了娘子两年多,这才推说家中有事辞了家去了。她是廉州人士,离得并不远。”
江苒道:“你去寻管家,就说我思念乳娘,叫他接乳娘回定州同我叙旧。”
大户人家的孩子大多是由乳娘带大,对乳娘感情深厚,此举也不算多招人眼,杜若躬身应下了,又问,“娘子突然翻起夫人嫁妆,可是觉得有条目对不上?”
江苒沉着脸,点了点头。
她心中对这银簪很是在意,可并没有在陪嫁之物中看到它,便一定要寻人问个清楚。
杜若见她满脸思虑神情,不由轻轻地叹口气,道:“娘子在屋中闷了一天了,奴婢陪您一道去园子里松散松散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