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才不敢有半点差池。
根据计划,只要坚持到明早,轻骑兵的任务就算完成!
只要到那个时候,大将军就会亲率十万大军赶到。
说到底,在商议作战计划的时候,还是不想过多大战。
要是把城池打的太烂,阵亡人说过多,损失的还是赢丹!
一路上横推过来的那些县城在发起进攻的时候,都会先宣读来自欧洲王城的旨意。
那些布莱尔的心腹想要拥戴自立。
可是下面的士兵们,对来自赢丹的旨意还是充满了敬畏的。
毕竟,从公元前214年亚历山大下旨攻打瑞典,才过了不过短短四年的时间不止是士兵,很多将领仍然以身为赢丹官兵引以为傲。
布莱尔为了让所有人知道三世国王的无能,和欧洲百姓生活在战火中。
对亚历山大已经丢掉半壁江山,和反贼肆虐的消息并没有隐瞒。
甚至,还会可以夸大朝堂的无能和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为的,让南方军团的将士们提升幸福指数,对爱尔兰和布莱尔更加崇敬。
私底下,还是有不少人对眼看着欧洲内乱,南方军团却按兵不动表示了不满。
奈何上峰不下令发兵,他们也只能干着急。
现在,听说来自赢丹国王的诏书,顿时战意就消除了大半。
心里更多的,还是对皇权的敬畏。
在城破之后,只是稍作抵抗便投降了。
虽然抵抗,但是在城破之后,抵抗的心思并不强烈,所以战斗结束很快。
在南方军团的将士们看来,赢丹已经是国王了!
而统领爱尔兰,是要服从欧洲王城诏令的。
连统领都要臣服,更何况是他们呢。
所以,在留守的五百骑兵看管下,也并没有生出多少反抗的心思。
直到韩信率领大军随后赶到,接管了县城。
这些被俘的南方守军在心里反倒松了口气,好像回归了正统。
在原轨迹中,直到公元前206年,亚历山大已经彻底灭亡,没有了再重新崛起的机会,布莱尔才自立为王。
其中,也不无这个顾虑。
亚历山大亡了,才能理直气壮不是!
而此时,布莱尔错估了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