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威风了

最初的高爆弹,那是直接将炮弹装上,点燃之后塞进高爆弹然后再点燃药包将其发射出去。

这种发射方式的缺点就不用多说了首先是太危险,点燃的炮弹在炮膛里待发,万一出什么状况没发射出去呢?

比如包受潮,受潮,又或者燃烧速度较慢……那就“轰”的一声把自己炸了。

另一个缺点,就是哑火率高点燃的很可能在炮弹掉落地面时被砸灭了……若那一面恰好正对着地面,重重的来一下就成了一颗哑弹。

于是,这几乎就是在用炮兵的性命为代价发射炮弹,而且这炮弹还至少有三分之一炸不响。

这方案不用想,马上就被赢丹舍弃。

另一个更安全、更科学的方案就是制作木质引信。

这木质引信就是一个小指粗的长锥形小木棍,中间镂空装上燃烧很稳定的硬质火药。

要使用时将其往炮弹预留的引信孔一插,不用点火直接塞进炮膛。

开炮时燃烧的药包就会将引信点燃,然后炮弹就会飞到敌人阵地爆炸。

如果说有什么麻烦的地方,那就是它必须保证引信一端背向药包。

否则,药包被点燃时巨大的冲击力会将木质引信整个“塞”进炮弹里连带将炮弹引燃于是炸膛。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将炮弹固定在一个带有凹槽的圆柱形木托上。

这样制出的炮弹整体与现代的手枪子弹神似。

它实际上是滑进炮膛的,于是引信一端始终朝向另一侧。

药炮被点燃后,炮膛里会瞬间充满火焰,在将炮弹推出炮膛前就将引信点燃。

这种炮弹一直到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还在使用。

赢丹要的就是这炮弹。

它只需要简单的几步:空心球体和带凹槽的圆柱形木托还有引信。

前两者都比较容易,引信有些难度困难处在于没有可以稳定燃烧的硬质火药。

不过赢丹很快就找到了一种替代方法:将引信做成两层,外面一层大小等都一样,中间也是镂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