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页

却感觉已经是上辈子的事了,回首前尘往事,想着眼睛不禁有些湿润,见骆安时已经发现了她的异样,便委屈的说道,“操琴手好疼的,爹爹。”

骆安时见女儿泪眼汪汪的样子,以为女儿是怕极了琴艺,只当好笑,随即看了看女儿还有些稚嫩的双手,玲珑剔透得似乎真像是琴弦刮便会破一般。

想了想心中也不免有些怜惜,叹道,“琴棋诗画,女儿家的总要精通一两样的,你若是不喜琴,日后再为你请个女夫子罢。”

骆明诗低下头,让骆安时看不清表情,骆安时只听她轻轻的嗯了一声,便知她是答应了。说起来,小女儿一向是极为聪慧的,从小就会

经常往书库里跑,一个人都能在那里呆上一天。

有时也听她来问自己,“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爹爹,那月亮上真的住着嫦娥吗?”“一花一世界,一木一菩提,爹爹,原想我们都是住在花朵里面的人。”每每听到女儿这般孩童妙语,都能让他大笑一阵子。

想着女儿小时读书的趣事,骆安时的嘴角也柔和起来,他知女儿是极为好学求知的,什么种类的都有涉猎,却都是自己钻研,至今也没能有个夫子在旁提点,倒是自己耽误了。

心中便对替骆明诗找夫子的事暗暗上了心。

又听闻小女儿软糯糯的声音在一旁问道,“爹爹今日为何事烦忧?”

经骆明诗一问,骆安时立马想到了朝堂上,为众人所困扰的事,边境来犯,边疆马背上的匈奴人个个骁勇善战,大周朝也不堪其扰,如今几次大大小小的战役打下来也损失了不少精兵,所幸虽不及匈奴善战,但奈何大周地大物博,人多兵也多。

来犯匈奴也遭受大挫,而大周则是不愿

再打,已经损失了三万人马,再打下去,对双方都没有好处,却都没有一方愿意先投降,匈奴人在离边境大关门不足一里出安营扎寨,虎视眈眈,不再来犯却也不走,于是就一直这么僵持着。

骆安时本不愿多说,只是触及到骆明诗那明亮纯真的眼睛,心忍不住一软,想着这事也不是国家机密,皇上也下皇榜集各家良策…

于是骆安时将这一情况与骆明诗详细说了,还强调说,“最好的方法当然是不损一兵一卒,又不损我大周威严。”

骆明诗想了想,这不就是想那匈奴心甘情愿自己乖乖走吗,只说道,“那匈奴这般不打却不走,无非是想得些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