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的上古生物,前赴后继的向着小孤山扑来。
同时,在远处,大量地表上的古生物就像是远程的巨型炮台一般,不断的将颜色各异的‘能量波’向小孤山的山体倾泻着。
空中,更是有大量的上古飞龙将一团团能量波投向小孤山。
其中有一种短颚飞龙所投放的能量波最为麻烦。
它向小孤山投放的是一种青白色的电磁光团。
这种光团的杀伤力倒是没有多少。
但是,当它在撞击小孤山山体后便会在瞬间让小孤山被一层细密的电磁网所包裹。
而这种电磁网却正好能够干扰到巨型电磁炮的火控系统,使得电磁炮会在短暂的瞬间丧失战力。
这就很致命。
因为在上古生物发现了小孤山这个弱点后,竟然派出大量能够喷吐电磁能量波的生物对小孤山进行了轮番、密集的轰击。
这样就导致了小孤山山体上的一层电磁网还没有消散时,第二层电磁网已经形成,然后就是第三层,第四层......
巨型电磁炮的发射频率也就变的越来越低,间隔越来越久,进入了一个不可逆的恶性循环!
发射频率越低,有效威慑和射杀率就越低,就会有更多的电磁能量波精准的击中小孤山的山体,就会使得电磁炮的发射频率越低......
到最后,小孤山避难所外的巨型电磁炮几乎已经全部进入了‘静默’状态。
大量地表的巨力型上古生物,疯狂的扑了上来,或撅,或捶,或踩...的采用各种暴烈的手段,将十六门巨型电磁炮全部干废!
至此,小孤山避难所已经失去了所有的反抗手段,完全进入了被动防御的状态。
小孤山避难所地下,正在轻微的震荡中有条不紊的撤离着,此时地表之上已经空无一人。
巨大的竖井电梯也已经被锁在了地下,地表与地下第十二层的精金隔断板已经紧紧闭死。
他们已经完全放弃了避难所的地表建筑,退守地下。
小孤山的山体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高度也就只有二三百米的样子,占地面积也不过近万平米。
在这些体型巨大的上古生物的簇拥下,和一个低矮的丘陵差不多少。
一只蛮牛形态的上古生物低着头急速前冲,用它脑门正中间那块巨大的甲骨径直撞在了小孤山的山体上。
那冲击的力度绝对要比一颗导弹的威力还要大。
“砰”!
山体微微震颤。
那震荡的余波直接传到避难所的地下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