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唐不周”三个字出现在战场上的时候,唐闻觉得自己的脊背发冷。
他本来以为自己的叛逃是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 只要他把握好时机, 借好璧城主和他身后之人的力,就能东山再起。但如今细细想来, 他所有的举动都在长渊的预料之内, 而事到如今他还不亲自来杀他,只有两个可能:第一,觉得秦烛能把他收拾了;第二,他暂时还有别的事要做, 管不上他。
对于秦烛,唐不周太了解了,当年联军打刑旸的时候,他便多次与此人联手, 对于秦烛的谋略如何、法术如何都了如指掌。罗织虽然法力高强,但喜欢用强攻和偷袭,鲜少布局,而秦烛,三万年前他的法力就比如今的罗织要高一线,而论起排兵布阵,他甚至比长渊还要擅长。
当年秦烛死后,长渊没花几百年就收编了秦烛麾下所有愿意投效的将领和兵马。多年来,这些旧部散落在魔界各处,从未遭长渊亏待,不说对长渊如何死心塌地,但至少是看不上他唐闻的。
如今长渊让秦烛来前线替任罗织,先不论长渊背后还有什么算盘,至少不可能让他孤身前来做个光杆统帅。那些秦烛的旧部,不论是仍旧惦念着旧主的,还是为了自己将来打算的,都会像苍蝇嗅到蛋一样闻风而至。
只是魔界这么大,大批人马挪动起来耗时耗力,那些人无法说出现就出现。而罗织底下的人,还真未必会给秦烛好脸色。因此唐闻此刻唯一的机会,就是打这个时间差。
他要赶在秦烛的旧部纷纷赶来之前,尽量收缩战线,对秦烛的军队呈包围势。
而在这之后……
秦烛当年也是魔界称霸一方的魔君,也是有野心的人。长渊当了这么久的魔尊,底下人有异心的不少。如今秦烛回来了,那些人该动的脑筋也会动起来。
这么多张会说话的嘴和会动的兵马,不论秦烛和长渊的兄弟感情有多好,或许一时半刻暂且能稳住,但只要他的力气使足了,有朝一日,秦烛必会成为长渊的心腹大患。
而他唐闻,不管在哪里效命,都有自己的容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