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眨巴眨巴眼,端起乾隆一口干。
“哎呀,他奶奶的,这真是好酒!一下子从老子的喉咙眼烧到肚脐眼。老子都要飞了!”
65度呀,一口闷,你他娘的真能喝。
张献忠咂咂嘴,“上次在老财家里搜罗到一瓶叫什么康熙的,也是好酒,没这个劲大,喝的不痛快。”
他放下酒杯,又抓起新端上的羊肉串撸了一口。
“就好这一口孜然味儿,最早还是在甘肃那边吃过一回,那一口肉让我想了多少年。咱现在生活好了,想吃羊肉吃羊肉,想吃猪肉吃猪肉大统领,你这肉串上还有啥调料,红红的这个,有点辣口。”
“洒了一点点辣椒面,怕你吃不惯,没敢多放。”
“好东西!这要是冬天能来上几口,别提多快活了。大统领真会享福。”
“回头给你拿一瓶,再送你一瓶老干爹香辣酱,味道真不赖。”
张献忠没接茬,却一转口,“大统领,实话说,我觉得你比紫金梁强。你是干大事的。话又说回来,人各有志。咱跟你合兵一处共同发财没问题,让咱投到你大顺旗下俯首称臣,那不行。”
焦得名在一旁独享葫芦鸡,吃一口肉喝一口酒,美滋滋,也不掺和两人话题。
李自成抓起酒瓶子再给老张满上,“八大王,兄弟也是那么想的。弄个强人所难算啥事?我绝不会那么干。大伙都是兄弟,一路从陕北打出来不容易。今后但凡能用得上小弟的,八大王尽管开口。”
张献忠嚼着肉串,来了一句,“大统领,你是个人物。”
李自成端起自己的小酒杯,一口抽干,“嘶”
他吧唧两下嘴,说道:“兄弟,不瞒你说,我是有想法的。我不止是自己要吃饱,不止是让陕北老乡们吃饱,我还要让全天下穷苦百姓都能吃饱饭。”
焦得名忽然插话,“大统领好样的!”
即使身处黑暗,依然要照亮别人。
张献忠把竹签子往桌上一扔,端起酒杯又一口闷。
他龇牙咧嘴道:“哎呀,这酒真壮口!兄弟,你要送我两瓶。酒好,这玻璃瓶子也不赖,装个啥东西都方便。还有瓶盖,拧紧了滴水不漏。你说这帮人咋想出来的?真真不得了!”
“行”李自成正要大方。
张献忠往椅背一靠,抬头望天花板,“老乡,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啊!”
李自成脸上有些不自然,“八大王说笑了。这才到哪啊,天下之大,足够咱们兄弟全吃饱。”
焦得名说道:“我可听说官军马上要集结了,咱还是多想想后路。”
张献忠笑了笑,“大统领,翻山鹞说起过你,那后生一直没忘记你给了他一个猪头。这样,回头我让他带队重新投到你麾下。”
李自成急忙摆手,“八大王,你可能是误会”
张献忠一抬手止住,自顾自说道:“也就是我没儿子死了好些年了,婆姨也死了。如今,咱们这帮人一天到晚四处流窜,哪有空生儿子呢?不然我都想送一个认大统领当干爹。将来大顺军成了大事,咱子孙后代也能光宗耀祖。”
李自成嘴上客气两句,心里却说,你完全可以把李定国、孙可望那帮娃娃送过来。
特别是李定国,虽然没滑铲过老虎,可是单挑过缅军大象,一代猛将。
尤其他还在一年之内连续弄死了大清定南王孔有德、努尔哈赤之孙敬谨亲王尼堪。黄宗羲惊呼:“两蹶名王,天下震动,此自万历戊午以来所未有也。”
其实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在于他们的过往成长环境,那是多少年历练出来的。
就如李来亨和张鼐,这回能不能继续当猛将?脱离了原本的成长路线,那可不好说了。
如果逮一个孩子来就好用,那李自成早把吕梁山的小学生于成龙请来了。不过用棒棒糖诱拐不行,人家是小地主出身。
还有姚启圣、周培公、施琅等等。至于李光地、张廷玉等人,那要先抓他们爹,可蝴蝶效应一干扰,谁知道还会不会再生出来“好儿子”?
这次,因为蝴蝶效应,张献忠的大结局应该也会换一个了。
原历史线,西营八大王先称“大西王”,之后建立了“大西”国,但用的年号却是“大顺”,就故意给李自成添堵。不知道是恨铁不成钢还是发泄怨气。
那是在李自成兵败山海关,退出京城之后的事。
在之前,张献忠勉强应该算是李自成部属,至少是哪怕不情愿,表面上也拥护的关系。张献忠早一步自称“西王”时,李自成还没开国称帝,但他当时就发信给老张表示了不满。然后张献忠进四川时就尊奉大顺“永昌”年号,李自成大概还给他封了个“秦王”。
因为包括夔州防御使等很多四川官是由李自成任命的,而当时那些地盘都被张献忠占据。如果老张那时就和老李对着干,那些官员似乎不可能到任。而在四川之外,大顺政权并没有在任何未占领区大规模设置官员、铸造印信。
直到老李不成器被清军杀的乱窜,老张反而攻占了成都,他这才跟大顺彻底一拍两散,自立国号,还打了起来。
张献忠又以“屠蜀狂魔”着称。
记,亡灵法师张献忠在四川“共杀男女六万万有奇”,以至“千里如烟,空如大漠”。
这个有可能是真的,当时采访蜀中后人,都说张献忠用机关枪杀了不少人呢。
还有人说他爷爷12岁时就被张献忠残忍杀害了。
“命四路将军分路剿杀平东一路,杀男五千九百八十八万,女九千五百万抚南一路,杀男九千六百六十余万,女八千八百万安西一路,杀男九千八百余万定北一路,杀男七千六百余万,女九千四百余万”
四川没有六亿人口,所以张献忠不可能杀掉“六万万有奇”。神踏马四路大军齐杀。
四川遂宁人、户部尚书张烺在给康熙问及张献忠屠川情况的回奏中是这么说的:“今统十分而计之:其死于献贼之屠戮者三,其死于摇黄之掳掠者二,因乱而相残杀者又二,饥而死者及二,其一则死于病也。”
说张献忠杀了三成。
明军和清军都是白莲花,不杀人?
“凡捉获贼徒,未奉职令正法,三军即争剐相食。本职若敢妄言,难泯官兵之口。”
明军军纪已经说得够多了,所以上面那是清军的德性。
还是加上明军的行为吧“余初在曾营,每闻兵云某处饥人食人肉,某处某人被某人食。余不信其说。及奉抚军马公命往安居,忽一夜有人告余曰:我辈久无粮食,每藉人为食。渠等今且欲谋及县君矣。感公多盛德,愚心不忍负。当急从此导公同遁去。于是余乃得夜脱逃回。”
所以张献忠杀的三成四川人里,首先要分出两成“功劳”给明军和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