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博采东西之长

大顺国必然要皇权,起码在李自成的有生之年,他会独断专行。

如此一来,对照中外历朝历代的兴衰史,大顺国因为有明君,开国初期会兴旺,但是将来不可避免又会走入周期律。

尤其是参考殴洲一票国家,比如鹰国佬的发家史,想进入资笨社会甚至开启工业革命,就要放权。

和放权之间就产生了矛盾。

也许还有个参考对象,鹅毛国,在明末就把势力深入了西伯利亚,并最终把那片庞大的土地纳入了版图。

但是,参考价值有限。

从十四世纪起,莫思科公国便逐渐开始兼并邻近公国。莫思科大公凭借替钦察汗征收贡赋的权力,打击和削弱其他公国,加强和发展本国力量。

伊凡三世上台后利用钦察汗国衰落和内讧之机,于1480年摆脱了蒙古人的统治,统一了周围分裂的封建公国,建立了以莫思科为中心的俄毛中秧集权国家。

此后,莫斯科大公继续奉行着对外扩张的政策,兼并邻国土地。到1533年,俄毛国的领土面积已从43万平方公里扩大到280万平方公里,北达北海,南至奥卡河,西抵第聂伯河上游,东到乌拉尔山脉的支脉,成为殴洲幅员最大的国家。

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自称纱皇,成了俄毛国历史上的第一代纱皇。俄国由此诞生。

纱皇就是皇帝的意思,该词来自罗码的独裁者凯撒。伊凡四世采用这个称号,在炫耀自己所拥有的至高无上权力的同时,也表现出他打算继承凯撒衣钵、建立斯啦夫帝国的野心。

从以上就可以看出一些原因——

首先鹅毛主要是接收了蒙谷人的遗产,各种意义上的。

除了地盘外,他们同时也吸收了蒙谷人的政制军事制度乃至思想。就连伊凡四世的母亲叶琳娜都是蒙谷金帐汗国大汗的后裔。

鹰国佬后来对此的评价恰如其分:撕开一个鹅毛人的脸皮,你会看到一个野蛮的鞑靼人。

事实上直到1698年彼得大帝进行改革前,鹅毛贵族都穿着蒙古式的长袍,留着蒙古人式的大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