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页

祝文乐他们和师兄们商量着,打算提前过去,虽然一直听说两大书院的名气,但还是要提前打听一下的。

所以在十月中旬的时候,他们又回到了环省。

第139章 锦鲤文中的秀才

庆朝百姓崇尚读书, 所以各处私塾数不胜数,但能培养出举人进士的渺渺无几,大多是省府的官学, 还有百余家书院。

别看百余家书院很多,但庆朝18省,108府, 这样算来下,每一个府也就一个书院一个官学, 而有些书院还扎堆凑一块。

争鸣书院和华文书院就是这样,一起扎根在环省, 和环省官学三足鼎立,每年的乡试, 就是三个书院的比拼。

孙纬:……放弃吧,这不适合他!!

“听说两年前的乡试,华文书院更胜一筹、争鸣书院第二,官学垫底了……”严奇志将自己打听到的消息说出来。

“师兄,小弟觉得, 现在不是我们挑书院,而是我们能进哪个书院?”

祝文乐看着这三家书院往日的招生量, 院试三年两次,一次百余人, 再加上其他省府的秀才,供不应求啊。

“你叹什么气?十三岁的秀才, 定是能进的。”汪夏山觉得自己才是最应该发愁的。

陈睿和孙纬呆呆地坐着,他们已经不抱希望了, 就当来看个热闹。

“我觉得比起华文书院, 我们更容易进官学和争鸣书院。”周清元将三个书院的优劣大致写了一下, 随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