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页

他们回来时已是十月下旬,已经有些迟了,及冠礼结束,回家过个年,就得启程去京城,参加会试。

争鸣书院的老师们在这块都是熟手,布置场地,让学生的家长过来,这是书院的传统。

同年的学生一起行及冠礼,由老师当赞者。

最初是因为书院的学生家境不佳,不好行冠礼,所以由老师代劳。其余学生见状,纷纷加入,渐渐地就全部一起了。

-

祝家在孩子进了争鸣书院就知道这件事,所以也不操心儿子及冠的事情,如今书院要办了,祝父祝母带着孩子连忙赶过去。

其余人家也一样,虽然不是在自家办,但自家人一定要在场。

正好他们几家不仅是同窗还是同乡,几家一起坐船正好,郑家商船便宜又实惠。

看着孩子们及冠,所有人都有些感慨,这些孩子自小读书,最开始他们大多是没什么期望的,哪知道他们能走到这一步。

祝父看着带上礼冠的儿子,眼泪差点掉下来。

刚出生时小小的一团,奶娘喝药,喝完喂孩子,等他断奶后,就自己喝药,他们一家生怕养不住他。

如今看着长身玉立的儿子,他这颗心彻底放下了,意识到孩子已经长大。

其他几家人也差不多,没有什么比冠礼更能提醒父母,孩子已经长大成人,日后将要离开自己的羽翼,踏上自己的旅途。

祝文乐有了自己的字后,虽然高兴,但也有些愁,无他,这个字真的太常见了——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