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蠢也知道自己惹祸上身了,蹦跶得越高的大臣此刻越惊恐。
眨眼之间大殿中跪地数人,先前争先恐后讨好长信侯的大臣们一个个跪在了地上,唯恐晚一步就要脑袋搬家。
其他立着的大臣有庆幸的,有鄙夷的,也有心生畅快的。
庆幸的庆幸自己还好刚刚没多言。
鄙夷的鄙夷这几人真蠢,宫中发生的事情居然拿到朝堂上说,这不是明摆着告诉皇上、长公主说你在宫中有眼线吗?
也有同长信侯一样心怀大义理想一身正气的。
他们早就看这一群只知道阿谀奉承拉踩捧高的同僚们不顺眼了。
吴举叛国一事尚未结尾,薛礼应押在牢中还没处置,董良才等牵扯其中的大臣是否勾结他国一事还没审查出结论……
数不尽的事情等着他们去做,可一个个像是眼瞎了般。
遇事推三阻四拖拖拉拉,连带着他们行公办案都要受影响,但这些人轮到做面子功夫时又一个比一个积极!
简直败坏官员在百姓心中的名声!国之害虫!
百姓当面怕他们背地骂他们,指责他们官匪一窝,就是因为朝中有这么一群搅屎棍在!
可怜他们这群明辨是非、良心尚在、真心为民的人都跟着一起背锅。
现在搅屎棍栽倒在自己给自己挖的坑里,简直大快人心!
心里正痛快,就听小皇帝不含感情的声音传来。
“诸位操劳这么多定然辛苦了,朕体恤你们,从明日起,诸位爱卿就在家好好休养吧。”
完了。
承受能力弱的大臣一屁股瘫在地上,脑子里只有这几个字。
没过多久,这群官员中大部分人被查出贪污受贿的行径,然后被流放偏远劳改之地。
清查这些人的府邸时,从中搜出来不少珠宝古董。
只有少部分大臣得以重返官场,但行为举止与先前判若两人,一个比一个低调。
接下来好一段时间,朝堂上的大臣们本分极了,办公的效率都提高不少。
几件拖延尚久的事情接连得已解决,朝堂上下一派欣欣向荣清廉不阿之气。
这意料之外的景况让李景明悟了。
对待群臣不单需要笼络人心,还要学会杀鸡儆猴。
了结吴举一事的时候已是寒冬腊月。
吴举判国证据确凿罪无可恕,京中吴府满门被抄,据说行刑那日血流成河又凝结成冰。行刑台上的哭嚎声、求饶声,传到数里之外。
——
云长清半倚半躺的伏在软榻上,闭眸听冯五月磕磕巴巴的念小人书,怀里还揣着一个小暖炉。
好不惬意。
而面前捧着书的冯五月眉头拧成一团,一脸纠结地盯着书上的字:“书生、书生……”
“书生惊魂未定,恨不得从未认识过这美妙女子,”阿秀一边念出后面的内容,一边提着食盒笑盈盈地进了门。
她用空出来的手戳了戳冯五月的额头:“你这小脑袋瓜怎么回事?公主都教你那么多遍了,我都跟着学会了,你怎么还是记不住字?”
冯五月一脸委屈:“秀儿姐姐,这太难了,不如绣花简单。”
知道冯五月早就想溜,阿秀忍笑朝她挥挥手,示意她先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