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第 90 章

虞幼宜一偏头,忽地看到周大娘身边有个面容很是清秀,但有些面生的姑娘。她开口问周大娘:“大娘身边这个姑娘是哪位?看着实在是秀气,不输湘竹她们呢。”

周大娘拉了拉自己的衣角,笑着把英香拉出来道:“大姑娘从前没见过,这是我女儿,名唤英香的,便是她发现的宋丽娘捣鬼。我这次来京城,想着英香没来过,也带她出来见见世面。”

周大娘说着说着,又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大姑娘知道我是大老粗一个,唯有我这个女儿是个伶俐聪明的人。带着英香也好稳住我一些。”

虞幼宜看着英香点了点头,只见英香穿着粗麻衣裳,面容白净,头上也无甚装饰,甚是朴素。但眉眼之间颇有些灵气,也不如周大娘那般拘谨。

虽然看着比起白蔷和湘竹依旧有些弱气,但京郊的庄户人来了侯府这么一个富贵窝,仍能够举止自如,没有半分畏惧的模样,已是很有些难得了。

她心里一动,又开口道:“英香姑娘如今是在周大娘身边做活么?”

周大娘连忙点点头道:“正是,之前庄子上放了一批人,膳房缺点人手,我便让英香过来搭下手。”

虞幼宜笑着点了点头,没再提别的,李嬷嬷却是察觉到了一点她的想法。

如今琅玕阁能用的人少,侯府的人除了以前柳氏身边的旧人外,其余的到底也不太清楚底细。英香看着是个聪明伶俐的,也颇有几分胆识。若能在琅玕阁当值,也是一桩好事。

只是这想法她和虞幼宜都只是心里转了转,并没有开口。英香到底是周大娘的女儿,看着白净秀气,一定是家里的人待她不错的。若是周大娘爱怜,不太想放了去,贸然开口就不好了。

且先放放,之后看情况再提。

周大娘走上前来想要带虞幼宜去看看那些东西。她上前了两步后,忽地又想起虞幼宜已经不是原来那个被主家冷落的大姑娘,如今是真真正正的千金嫡长女。

她顿时有些手足无措了起来。面前的虞幼宜气度不凡,穿着打扮那些她看不大懂,只一眼看过去一身绫罗绸缎,头上金玉珠串样样价值不菲。

就连身边的白蔷和湘竹也是穿着讲究精致,便是出去了说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小姐,只怕都不会叫人起疑。

李嬷嬷自然是看出了周大娘的担忧和窘迫,便笑着开口道:“这一阵子没见周大娘了,不曾想大娘如今和我们是有些生疏起来了。从前在姑娘面前是热心无比的,如今要是摆起架子来,我可是头一个不依的。”

虞幼宜也笑意吟吟地看着周大娘。周大娘再抬眼一看,大姑娘气度华贵,但并未给人什么傲慢之感,仍旧是同以前一样对待她,心里的担忧顿时烟消云散。

王婆子也笑着道:“大姑娘在侯府里最是个明事理的,再不像别人那般充小姐架子的。”

周大娘忙不迭的点了点头,腰板挺直了些,带着虞幼宜到院中央,指着那些东西开口。

“大姑娘回府后,庄子上的人都惦记着。到底大姑娘是在我们那儿长大的,一日一日的,大家也多少有点感情在。况且之前大姑娘又那般仁慈,我们都是感激的。”

周大娘蹲下来,拢了拢地上的那些瓶瓶罐罐和口袋之类的,笑着抬头道:“这些是我过来前管事们塞的,也是他们的一份心意,请大姑娘千万别嫌弃。”

虞幼宜很自然而然地一同蹲下道:“那是当然,哪儿有嫌弃起自家庄子的道理。”

周大娘笑眯了眼,周围的王婆子虞楚丁启梁二等人,并着湘竹白蔷英香,众人都蹲了下来帮忙一同理这些东西。李嬷嬷腰不太好,便站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

英香挨个指过去,“这个口袋是郑叔拿的,里头是些今年新出的头茬瓜果一类,请姑娘尝个新鲜。那边那几个瓶瓶罐罐是前院管账簿的管事拿的,是些庄子上的人没事时做的花生芝麻糖块,请大小姐打打牙祭或是拿出来摆着,总是不错的。”

其余的还有一口袋的风干腊肉,油光锃亮的无比诱人。几小包泡水喝的干茉莉花干玫瑰花,清理的干干净净没有一丝灰尘,一打开就是一股子淡淡的花香。一袋子晒干的干货菌子,里面各种庄子那边叫得出名的菌类都有,熬汤喝最是鲜美至极。最后还有几张纯白无瑕的毛皮子,可做成围脖领子,冬日戴着也是暖融融的。

虞楚一边翻看一边咂舌道:“没想到宜儿在那边还挺有人缘儿的,竟是送了这么多东西过来。这些都是府里少见的东西,真是新鲜。”

周大娘笑道:“姑娘本就在庄子上呆的久,一直和大家和和气气的。便是后来整治了些不良风气,也念着大家做活久,到底没有责罚什么。这些庄子上的人都知道,都在心里头默默念着呢。”

虞楚竖起大拇指道:“宜儿,好样的。这份心胸可最是难得。”

虞幼宜笑了笑,东西最后由王婆子和英香白蔷湘竹几人收拣了起来。

头一次在侯府上感觉到这种人情气儿,虞幼宜心里也放松了许多。她开口道:“几位都还没用晚膳罢?”

话音一落,周大娘的肚子叫了起来,众人都笑了。

虞幼宜冲着白蔷点点头,白蔷心里明白,赶紧小跑着去膳房传菜。

“还未能犒劳众位,既然众位还没用晚膳,我便做主传了菜来。一会儿搬张大圆桌出来在这院里,众位也别拘束,好好吃上一顿。”

虞楚点点头道:“正是。”

丁启和梁二似乎有些受宠若惊,连连摆手,被虞楚强留了下来。虞幼宜又吩咐了湘竹,给前院的那些小厮护卫们也传些好酒好菜,权当感谢他们恪守本分尽职尽责了。

王婆子和丁启去寻了张大圆桌摆在院里,没过多久膳房便上了菜过来。十二道荤,八道素,并着三样汤。其中一样便是用庄子上送来的干菌子熬成的,众人大赞鲜美无比。

饭毕,周大娘又拿了特地做好带过来的糖水李子来与众人尝个新鲜。待院子里收拾好后,虞楚给虞幼宜打了个招呼,便和丁启梁二一同出了琅玕阁。王婆子帮着收拾了后也回了自己的住处。白蔷和湘竹打理了一间干净侧房给周大娘和英香住下。

热闹了一场后,纷纷准备着休息。

湘竹和白蔷伺候虞幼宜洗漱完后,在内间闲谈起来。

李嬷嬷年纪大了,如今和故人一聚,也是觉得舒坦不已。

白蔷笑着道:“都说种什么因,结什么果。正是咱们姑娘行事端正,周大娘几位才一心牵挂着姑娘。可见咱们姑娘是真真顶好的人。”

虞幼宜失笑道:“瞧着你这嘴巴,可不比英香的差到哪儿去。”

主仆几个玩笑几句,灭了灯后也都歇下了。

而静和苑,仍笼罩在一片愁云惨淡的之中。

许氏趴在床上慢慢地写好了要呈虞景的陈情书,随后全身力气用尽了般吐了口气,把陈情书递给了候在一旁的翎儿。

这一夜对于许氏是接二连三的打击,加之身子上的疼痛,她写完陈情书后便有些昏昏地发困。

翎儿接过后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只一眼,她便整个人如遭雷击般愣在原地,目瞪口呆。

“娘子,许老爷可是你的亲...”

许氏狠毒的目光袭来,翎儿忍不住一激灵,只能战战兢兢地折好那薄薄的两张纸递给花嬷嬷,咽下了未说出口的那半句话。

作者有话要说:我也想喝菌子汤了,很久以前在拉萨旅游时喝过一次新鲜松茸煨出来的鸡汤。我的天,太鲜美了,和干松茸炖出来的完全不一样,好多年了我都还记得那个味道,真的无敌好喝。

当时回家之前买了一点新鲜松茸想带回去,结果抽了真空坐飞机回来冰箱放了一晚,第二天就不新鲜了,遗憾得很。

这就是那种“限时赏味”吧...遗憾的美味tat之后没有再去拉萨,也再没喝到过那么鲜美的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