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幼宜安静地等他说完,待虞玉没声了后才张口道:“二弟多虑了,我并不是要阻拦二弟去看许姨娘。她是你生母,你去看看,别人也说不上什么。”
虞玉低着头听虞幼宜说话。虞幼宜的声
音平静无比,可他就是感觉脸上火辣辣的,不知道如何是好。
“我也不知道阿娘姨娘她到底为什么这样,她如今过的日子明明已经很优渥了,放眼整个京城,再没有哪家的妾室能有姨娘这么自在的日子。我真的不明白姨娘还想要些什么”
虞幼宜道:“你是侯府的血脉,若是旁的无关人家的孩子,我是不会有心思管你的。只因为你虽然是许氏所出,可心思却仍然良善,我才愿意与你多说两句。”
虞玉依旧面色有些涨红不已。
“你在侯府的庇佑下一直无忧无虑,既没有大哥那般沉重的担子,也不像二妹妹那样心思繁多终日算计,更不像我这样日子波折。只是你到底以后也会自己当家立业,实在不该这么糊涂地活下去。”
李嬷嬷闻言瞧了一眼虞幼宜,又慢慢收回了目光。
“去看看她吧,也去好好看清楚,她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这段日子以来,虞幼宜已经看清楚了虞玉是个什么样的性子。虽养在虞景身边,心思还好一些,可到底是个有些心软的。许氏惯爱拿捏他人,若是以孝道拿捏虞玉的话,虞玉也未必能一直保持自己的初心。
她也不愿说得太多,只希望能够点醒虞玉。
虞幼宜语毕便慢慢起身带着李嬷嬷回去了,只留下虞玉一人在小花园里呆了片刻。他随后对着而虞幼宜的背影轻轻点了点头,抬脚向静和苑走去。
静和苑内,侧房里随着花嬷嬷出去后,变得寂静无声,只剩下许氏因疼痛而抽气的声音。
过了许久,一个长长的影子在门外投了进来。许氏忍着痛伸脖子去看,发现是虞玉沉默着站在侧房门口,顿时心里一喜。
她果然没想错,玉儿本性纯良,只是一时半会儿恼了她和珠儿的做法,却不会真正舍弃她这个亲生娘亲。也正因如此,才更好拿捏。
这事一出,她知道,在侯爷心里她已经大不如以前的份量了。可虞玉到底还是在虞景身边长大
的孩子,等时间久了,这件事情慢慢淡了,让虞玉帮她在侯爷面前好好说说,求情几句,侯爷看在虞玉的面子,指不定就慢慢忘了这些事情。
许氏惊喜道:“玉儿?怎么站着不进来?”
虞玉在门口沉默了一瞬后,拿着手上的一个小食盒进来,轻轻放在许氏床边的一张矮桌上。
因着那日在凝香轩听到许氏和虞静珠说那样的话,虞玉自那以后没有再进过许氏的院儿里来给许氏请安。到如今许氏迁院至静和苑,他还是自一次过来看许氏。
虞玉沉默地坐在窗前的小圆凳上,静静地打量了下静和苑的这个侧房。
从他记事起,许氏便是一直住在凝香轩的正屋,侧房都是拿给凝香轩的主事丫鬟们住的,他从未进去过。
这静和苑侧房比他想象中的要好一些,没有他想象的破败不堪,依旧还算的上整洁。只是全然不似正房那般精致,更不像正房那样分了里中外几个套间。从门口一踏进来,左边是会客的地方,右边便是寝卧,房内一眼便可尽收眼底。
比起许氏从前住的地方,实在是差了太多。
如今这侧房内更是一个丫鬟也没有。虞玉进来时,屋里只点了两三盏灯,略有些昏暗,全然不似凝香轩时的珠光宝气。
许氏殷切地抬头道:“玉儿,你是来看阿娘的是不是?”
虞玉收回眼神,低声嗯了一声,从食盒里拿出一碗莲子羹,又拿出一些伤药摆在一旁。
他耐心地蹲下来,端着莲子羹一勺一勺地喂给许氏。许氏身上实在疼痛,没什么食欲,只略吃了两勺便不吃了。
“玉儿,你去看过你姐姐没有?”
虞玉点点头道:“看过了,万幸大姐姐她一切无虞。”
许氏一顿,眼神有些责怪的意味,“我说的是你亲姐姐!是珠儿!你提虞幼宜那丫头作甚?她本就没什么事,不过是借着这个机会来打压我们娘俩罢了。你心长反了吗,还跑去看她?”
虞玉抬头,一双眼睛在昏暗的屋
子里亮亮的,看得许氏心头一虚。
“今日的这些事,本就是姨娘起的坏心思,是姨娘做的不对。如今姨娘被父亲责罚过了,便应该静思已过,勿要再提其他的了。”
许氏听着那声姨娘,面色有些冷了下来,“如今我和珠儿受了这么大的罪,你便撒手不管了?”
虞玉沉声道:“我就是记挂着姨娘的伤,这才提了东西来看姨娘。”
许氏见她软和了半天,虞玉还是最开始那副油盐不进的模样。她心头火立刻翻了上来,挥手便打翻了虞玉手中端着的莲子羹。
莲子羹伴着碎瓷片撒了一地,虞玉的手悬在半空中,仍是刚才端着碗喂许氏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