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第 20 章

葛玉才从榜上最后一个位置往前看,看了一遍,没找到自己名字,他又从前往后看,还是没找着自己名,当他看完第三遍时,终于忍受不住,放声恸哭起来,他这是没考中哇!

他们九人中,只中了四人,分别是宋修濂、谢广筠、蔺童、秦朗。谢广筠没来,他家小厮来看的榜。

府试共录取五十人,分甲、乙两等,前十名为甲等。知府大人将甲等十名请到衙内,表扬了他们一番,而后发给他们每人二十两银子,又絮叨几句,才放他们家去。

宋修濂回家后,将府试成绩告知了家里人,又将所得银子交与母亲。全家人喜不自禁,宋母更是高兴的掉下眼泪来。她生了个好儿子,十年心血没有白费。待他儿日后继续高中,光耀了宋家门楣,她也就不枉愧对死去的丈夫了。

宋修濂只在家中逗留两日,便匆匆回了学堂。院试在八月份,他得赶紧回去看书背题,争取再考佳绩。

葛玉才与邱延川因为没过府试,心里不舒服,这几日告假在家,没来学堂。

一日早饭后,宋修濂拿了书来到书院深处的一片竹林。竹叶掩映,溪流潺潺,流水击在青石上,清清冽冽,让人心旷神怡。

竹林里,三两个学生手持书本,结伴而读。宋修濂刚打开书,忽闻琴音铮铮,时而松沉旷远,时而清冷入仙,余音缭绕,细微悠长,宛若天籁之音。

宋修濂放下书,不觉朝着琴音传来的方向寻去。竹林深处,谢广筠一袭青衫,端坐于桐木琴前,轻轻抚弄。

一曲终罢,宋修濂忍不住抚掌:“好,弹的真好!”

谢广筠弹奏的曲子名为《流水》,关乎一段伯牙子期结为知音的佳话。琴音歇罢,余音袅袅,绕在竹林间久散不去。

宋修濂不禁称赞:“谢兄琴技高超,听闻者宛若置身于伯牙子期对坐而弹的高山流水之中。那伯牙能得子期这一知音,也是此生无憾了。”

谢广筠起身对他作了一揖,以表谢意,而后忽又说:“修濂,你愿意做我的子期吗?”

宋修濂一怔,很快就回过神,不假思索道:“好啊!”他坐到谢广筠的桐木琴前,伸手轻轻拨弄几下。第二世时,他也是那书香世家的公子哥儿,自小习琴习画,对这古琴并不陌生。拨弄几下找回手感后,他试着弹奏起来。

一旁的谢广筠倒吃了一大惊,他宋修濂不仅会弹琴,弹的还是名曲《广陵散》。此曲为魏晋时期嵇康赴死时所弹,旋律慷慨激昂,低回婉转,听者无不为之动容。嵇康死,《广陵散》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