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第三十二章 钓大鱼

二花的问题很多,明霞虽然手中在忙,但也很有耐心,一一给她解答。

三位小朋友蹲在她身边,听得津津有味,特别是爱摸鱼虾的二花,恨不得今天早上,能当她娘的小尾巴,一路跟过去,看她娘的丰功伟绩。

大花看明霞刮完鱼鳞之后,破开鱼肚子,拉出鱼肚里的鱼内脏和腮,将明霞的动作学了个仔细,然后问了明霞一句,经过明霞同意,就捡起地上的小白条鱼,清洗干净,也有模有样地学着处理起来。

明霞买的两个刀具,都不太适合处理这样的大鱼。

不过,明霞也不用切割精细,只要大概分成小块,就能下锅烹饪了。

小水果刀锋利,切肉。

小镰刀有尖齿,锯骨。

在三双期待的目光下,明霞终于把整条大鱼给分解成块。

而大花跟在明霞旁边,边学边练,居然也把明霞钓上来的七只小白条给弄干净了。

明霞看了看小白条和大鲫鱼的肚子里,发现它们肚子里的内脏看起来比较干净,说明这个地方的水质相对不错。

四斤重的鱼,看起来蛮大,但其实也不太耐吃。

胃口大一点的成人,三四个结伴去吃水煮鱼,如果点个四斤的鱼,可能还要加上点其他菜,才能吃得爽快。

明霞想了想,将大鲫鱼的鱼肉相对均匀的分成了两份。正好现在吃一顿,晚上再吃一顿。

明霞处理完自己的鱼,看了看大花处理的小白条,肯定地点头称赞道:“清理得很干净漂亮,大花学得很快,很棒!”

明小丫以往终日忙于各种劳务,很少有时间与女儿们交流,就算说话,也只是让她们干活,这种满目赞赏的夸奖,更是从来没有过。

大花不好意思地低头,看着地面,不知道该回什么话。

将一份鲫鱼肉块放入烧开的野姜汤里,添了一把干柴,把火烧旺。

剩下的一份鲫鱼鱼块和小白条鱼,明霞在附近找了一个阴凉的地方放好,上方还用昨天编织的大斗笠盖好。

鱼汤沸腾时,明霞先给自己舀了一勺热汤,小口小口地喝着,驱走身上隐约的寒气。

不过,这个时候,汤里盐还没有加,鱼肉的味道也没煮透进汤里,除了野姜火热热的辣味,汤的味道非常寡淡。

大花看了一眼盯着黑陶土盆子目不转睛的两个妹妹,想了想,忍不住碰了碰明霞的袖子说道:“娘,你还记得吗?后天是大集的日子。”

大花所说的大集,是指赶集的日子。

这个年代,商品交易没有将来那么发达。

像铁屋村这样位于深山里的乡村,十里八里隔着大山,根本找不到每日经营的店铺,所以村里人想要买卖,用比较廉价的价格换到自己需要的东西,都要在乡镇赶集的固定时间,走老远的山路赶过去。

“乡僻之地,贸易有定期,及期,买者卖者从四方前来,集于一定的地点买卖,俗称赶集。”

若是商贸比较发达的地区,有稳定的商品经营的店铺,赶集的现象就比较少了。

白山镇,在六十年代初期,改成白山公社,这里的集市,就是附近三十多个村落村民聚集,进行以物易物交易的场所。

在六十年代以前,集市里还有用钱币交易,不过后来随着集体制改革,货币交易很少放在明面上,大部分赶集的村民,为了避免麻烦,都是以物易物。

白山镇的集市,有大有小,日期逢二号,八号,是小集,参与的人比较少,大多数是距离白山镇比较近的几个村子的人参加。

而每个月逢五的日子,才是热热闹闹的大集市。像铁屋村这样距离公社比较远的村落,村民通常只参加大集,很少参加小集。

大花之所以会提到赶集这件事,原因是她前几天跟着明霞上工回来的时候,听明发云叫住明霞,说是明霞单独立户的事情,村里的手续已经办妥当了,让明霞赶大集的时候,去镇上把材料交了。

年龄还小的大花,没有完全听明白明发云这位二伯爷的对明霞所说的话,但她隐隐约约知道,二伯爷让她娘亲去做的事情很重要,没弄好的话,以后可能还要被她奶找麻烦。

于是,大花的心里,就牢牢地记住这件事情,生怕明霞一不留神,给忘记了。

这几天来,每天都要提醒一次。

明霞看了一眼面色有点焦虑不安的大花,拿起旁边的竹筒勺子,在黑陶土盆子里搅了搅清冽见底的鱼汤,笑着说道:“放心吧,我记着呢!”

鱼肉的味道,在加热的过程中,已经飘了出来,明霞感觉虽然没有葱蒜料白胡椒之类的调料,但从鱼汤的味道判断,应该也不腥。

二花没有注意到姐姐和娘的交流,而是忍不住啃起手指,目不转睛地盯着锅里上下翻腾的鱼肉。

好想吃,好想吃一口。

“娘,我也想喝口汤!”二花憋了好一会儿,终于忍不住了。

“行吧!”明霞看到鱼肉确定熟透了,往里面撒了一把野葱葱叶,让鱼汤味道更香,然后才给三位小朋友去取自己的竹筒碗。

竹筒碗,是明霞昨天在游香美帮忙修屋顶的时候,用竹筒加工成的。

制作的方式很简单,就是取一截封闭的竹节,把毛边修理光滑,然后借了游香美的柴刀,劈成两半,就能直接当碗来用了。

明霞特意选了竹子头的部位,直径大,游香美又嫌弃竹质,修葺屋顶柔韧性不够,派不上用场,正好用来当碗。

明霞给她们舀了鱼块,趁着放凉的功夫,开始教她们吃鱼。

三位小朋友,吃过的鱼,大概也就比米粒大一些,直接嚼了吞了,也不用剔鱼刺。

但是现在碰上鲫鱼,就必须万分小心。

鲫鱼的鱼刺,是出了名的多,对初次尝试吃鱼的小朋友来说,简直是太不友好了。

细小的鱼刺,分布在肉里,吃起来很不容易。

但是,鲫鱼鱼肉营养丰富,特别适合给她们调养身体,总不能让这些小家伙像孕妇一样,光喝个汤吧?

所以,明霞就打算教大花二花用最笨的方法吃鱼。

鱼刺多?

没关系,我们有时间,用手慢慢把鱼刺拔干净就行了。

没有经验,带刺的鱼肉在嘴里分辨不出来,那就眼睛也来帮忙,把鱼刺全部弄走,就可以放心点吃了。

不过,这办法只适用于年龄大一点的大花和二花,而才三岁的三花,虽然听娘教导的时候,也学着大花二花的样子,煞有其事地点头,但明霞还真不放心让她一个人吃鱼,还是打算亲自动手帮她剔鱼刺。

闻着鼻尖前的鱼肉味道,两个小姑娘用洗干净的小手,将自己竹筒碗里鱼块上的刺,一根一根拔掉。

大鱼有大刺,刺虽然多,但发现得也容易,将肉眼可以看到的鱼刺拔光了,她们还会按照明霞所说的,用竹筷把鱼肉分开,仔细检查筛选肉里的刺。

明霞先在刺少的部位,用竹筷子撕了一小块,喂给三花,让她成为第一个吃上鱼肉的人。

随后,明霞也给自己夹了一块。

鱼肉刚刚入口,明霞就忍不住闭上眼睛,放慢咀嚼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