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第七十七章 浆浆津果干

已经懂事的大花和二花,看着她们娘越来越憔悴的神色,心里的担心,全都写在小脸上。

最开始的时候,明霞每次担水劳动回来,已经是什么都顾不上,头脑一片空白,直接往竹床上一躺,昏沉沉地睡过去。

大花年纪不大,却能撑得住事。

她知道明霞极累,但不能不吃东西。

她便挑了二花养的最肥的胖灯虫,最嫩的野菜叶碾得碎碎,在地瓜米里熬煮,向二伯奶奶借了一把断了柄的陶瓷勺子,让二花抬着明霞的头,把粥给明霞一口一口喂进去。

明霞累得指头尖都动不了,身体的筋脉骨头好像都被冻住了,但当陶瓷勺子撬开她的嘴,有着胖灯虫香味的地瓜粥滑进她的嘴里时,明霞还是本能地进行着吞咽的动作。

最开始的时候,明霞出完工第二天,运动过量产生的乳酸,就像无数根细针,一刻也不停地扎着她的手臂、肩膀和腰部,让她丝毫动弹不得。

一天劳作,要硬生生躺上两天才会略有好转。

等大半个月过去,出工五六次之后,明霞虽然整个人显得更削瘦,但不得不说,她的潜力被压榨出来,身体适应了这种高强度的劳作之后,无论是力气还是耐力,都有了很大的改进。

至少,每次挑完水回来,她还能勉强笑着,跟孩子们说上几句话。

明霞苦苦在劳作的深渊里熬着的时候,而整个家庭的琐屑家务,三餐烹调,被越来越懂事的大花和二花接手,承担了大量的工作。

除了照看三花和花花,大花其余的时间都放在编织竹篾上,明霞教她的基础编织法,被她翻来覆去地练习,粗糙的小手皮肤上,竹篾划过的伤痕累累,旧伤未平,又添新伤。

初期那些手工不好的竹编片,大花将它们做成喂养胖灯虫的竹匾,而后面编得越来越好的竹编片,她就在房间里收藏好。

这些可以作为竹窗的粗版。

这些竹编竹窗片,只要明霞腾出手来,将它们整修加工,配上零部件,就是非常很实用的竹编窗户了。

二花所做的事情,也不弱于她们的大姐。

她几乎搜刮了山里所有能找到的胖灯虫虫卵和成虫。

她们所住的两个房间的地板上,都摆放着喂养胖灯虫的竹匾。

三花和花花年龄很小,走路还不太稳当,但她们也没有闲着。

三花能爬得动山路,就跟着二花漫山遍野地摘叶子,喂养胖灯虫。

花花不爱说话,但是她学习能力很快,她会翻出姐姐们采摘来的嫩叶,一叶一叶铺好,风干表面的露水,然后撕成小片,抖落在喂养胖灯虫的竹匾里。

花花的话依然很少,她的个性并没有因为与母亲和姐姐们越来越熟悉而发生改变,无论做什么事情,她小小薄薄的嘴唇总是紧紧地抿着,表情冷淡,几乎没有剧烈的喜怒变化。

三花明明比她的年龄大,但这段日子相处下来,两姐妹的关系,反倒像是掉了个个,只要在家的时候,三花总是乐呵呵的跟在四妹子后面,一脸天真无知,花花干啥,她也跟着干啥。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被人引用过无数次的话,白纸页面上轻飘飘的几个字,扎实渗透着生活的艰难和心酸,跟着明霞生活的四位小姐妹,就像一只只求生的小兽,把自己所有的力量都爆发出来,在母亲最难熬的岁月里,一起用稚嫩的小手,共同撑起她们家的天空。

除了她们各自的分工,还有一些活计,她们会抽空共同完成。

比如说做饭,捡柴,摘野菜等等,这段时间,她们共同完成的事情,还多了一样,那就是晾晒明霞那日在山上采摘来的浆浆津果实。

浆浆津果实虽然肉质清脆,咀嚼后有回甘,尤其是喉咙不舒服的时候,能起到明显的缓解作用。但刚刚入口时,果实的酸涩味道非常明显,足以让大部分人对其失去兴趣。

尤其如今物资紧缺,普通人家生娃做月子,弄点红糖都不容易,更何况把糖类放在处理这样酸涩的野果上?

家里囤着的那点儿白红糖,哪家哪户不是留着招待客人,或者生病补充营养。

明霞把浆浆津果实采摘回来第二天,就将它们放沸水里捞过,去掉一部分的苦涩味道,然后在虚拟购物平台上,买了一份人工糖精。

人工糖精一份五小包,每包三克,一共两块五角钱。

人工甜味剂糖精钠很早就应用在各类食品中作为添加剂使用,它的甜度是白糖的五百克,果脯蜜饯,腌制蔬菜,面包糕点饮料,爆米花饼干,许许多多的食物中,都有添加人工甜味剂。

在未来几十年之后,人工添加剂的名声显得不太好听,跟它们沾上边,总会让人嫌弃,比天然食物低了一等。

但实际上,少量的甜味剂摄入,并不会对人们身体造成影响。

明霞记得,在以后糖油泛滥的年代,一部分甜味剂,取代白糖,蔗糖,果糖,成为肥胖人群的代餐糖类。

所以,明霞如今用分量不多的甜味剂腌制浆浆津果实,能去除浆浆津果实里的酸涩味道,并不会对食用者有危害。

明霞从阿依小山那儿借来了一个大木桶,开始了处理浆浆津果实的过程。

为了更好的入味,更彻底去除浆浆津果实里的酸涩味道,明霞采用多晒多腌制的方法。

刚刚过水的浆浆津果实,全部铺在打扫干净的大岩石上晾晒,风干之后,再加入少量清水,用甜味剂和盐巴腌制入味,再风干晾晒,再腌制入味。

因为集体出工浇水,明霞只来得及完成第一天的腌制晾晒,其余的工作,都是大花四个小姐妹合力共同完成。

对农作物来说,久旱无雨的糟糕天气,但却非常适合制作浆浆津果实。

天一直不下雨的时候,明霞天不亮揣上一包地瓜干下山,那时大花她们尚未将浆浆津拿出去晾晒。晚上拖着沉重步伐爬上山的时候,身上披着月辉星光,在外面晒了一天的浆浆津果脯也早就被大花姐妹们收进屋子里。

这种明霞在上一辈子从来没有见过的果实,到底能制作出什么样的果脯,明霞心里也没数。

她之所以尝试,是根据上一辈子的经验,很多用来制作果脯蜜饯,新鲜果实味道都偏苦涩或者酸涩,果实水分较少,糖分少,肉质厚实,比如青梅,橄榄,油甘,青李等。

这样的果实加工处理而成的果脯耐储存,口感更耐咀嚼。

从她的判断观察来看,浆浆津果实从各方面的条件来看,都是非常适合制作果干果脯。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半个多月,干旱天气被一阵瓢泼大雨终结,所有人才心头松快,苦了许久的脸上,露出由衷的笑容。

淅淅沥沥不断的雨滴里,集体大队给所有村民放了两天假,明霞终于可以不用天不亮赶着下山出工。

她一口气睡到自然醒,才伸了一个懒腰,揉着发酸的肩膀,慢慢起床。

大约是听到她屋子里的动静,大花细细的声音从门外传进来。

“娘,你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