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第七十九章 雨过天晴下山了

直到靠近她们家那丛可以用来编织的野草,都被撸秃了,大花才意犹未尽的开始像明霞学习下一种图样。

窝在山上这些天,明霞教给大花的成品教程也就三种。

竹编蝴蝶,竹编小灯笼,竹编小箱子。

竹编蝴蝶是大花研究最透的样式,而实际上,大花在掌握了方法之后,几乎每一教程,都琢磨出了自己的创意。

在明霞走之前,大花还在琢磨一个尚未完成的草编小箱子,让简单的箱子,变成可开合的双层款式。

这些成品在明霞看来,已经不是简单的竹篾编织手艺了。普通日常的竹篾编织,做不到大花这么精巧细致。大花的手法,颇有几分竹丝编织的技巧。

明霞以前认识的那位竹编大师,就是以竹丝编织为主。他的竹丝编织手工品,已经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申请为非遗手工项目。

享誉国内外的著名龚扇,便是竹丝编织的经典传承作品。据明霞曾经看过的资料中所说,龚扇所用竹丝,只有0.01毫米,扇面薄如蝉翼,光滑如镜,透光显影。精品龚扇还能用上千根竹丝,将名家字画编织在扇面上,形神兼备,有巧夺天工之美,常被选为馈赠外国元首的珍品。

当然,大花学习竹编的手艺并不长,也没有受到很好的教导,与那些浸润在竹丝编织里几十年的大师相比,大花的编织手法和技巧还显得稚嫩简单,达不到大师级别浑然天成的细腻。

但对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已经是让人感到惊才绝艳了。

用惊才绝艳这个词,并不夸张。

明霞相信,以她的天赋,若是悉心往这一方向培养,不懈怠,不走入歧途,假以时日,很有可能达到普通人望之莫及的高度。

不知道是不是家族的遗传,明霞感觉到明小丫的记忆力与曾经的自己相比,完全是碾压式的存在。

很可惜,对于明小丫这一辈子来说,这种放在后世让父母笑得合不拢嘴的天赋,并没有让她的生活好过一点。无论是她的父母还是婆家看来,这点玩意儿,还不如身体壮实点,力气大点儿来得实在。

明霞一路下山,快接近铁屋村时,找了一块稍微干净的石块坐下,摘了些路边灌木的叶子,清理草鞋上的沾着的泥泞。

草鞋的防水功能接近于零。

这一路下来,草绳湿透,脚底脚面上,也全沾着泥水,如果不是怕小石子割脚,明霞真宁愿脱掉鞋子,赤脚走路更轻快点儿。

用叶片的边缘,将草鞋底部黏着的泥块刮走,看着远处连绵的青山,再回想这几日看到大花天赋展露的惊叹,先是忍不住一笑,但猛然又想起泽丽寨医婆指给她看的那片盛开着和葛花的山坡,又沉下脸,叹了一口气。

在这片土地上,成千数百年的岁月里,不知有多少充满天赋的女孩,磨去了灵气,最终只化身成灶台旁,背着孙儿做饭的伛偻老妇,更有不知多少不被人知道的小生命,被黄土掩盖。

用未来的眼光去看待现在的环境,明霞只感觉透进骨子里的悲凉。

将手里沾了黄泥的树叶扔在一旁,明霞缓了缓心情,整理思绪,才快步往村子里走去。

她进村子,先去明发云家。

虽然明小丫的亲身父母都还健在,也有哥嫂存在,但她跟他们没有半点来往。明霞在铁屋村比较认同的长者,目前也只有明发云这位远房的二伯,以及他的老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