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第 51 章

这一回却完全不同,陆濯从院试乡试统统不显,直到会试,才使出了本事,如今他是板上钉钉的贡士,参加完殿试便可擢升,一个进士是跑不了的,其后授官,乃是最正统的出身。

这回不用他去,常家倒亲自找上门来了。

可见一句话说得好: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如今的陆濯,不过才在会试上考个第六,常家便贴了上来,若知道日后的他大权在握,也不知会不会后悔像书中那么对他?

可惜,这个问题不成立,毕竟,书中的事并没有发生。

那位常二爷叫常澈,见他不肯认,又笑道:“你看,你现在叫陆濯是不是?当日是那个姓陆的掌柜将你带了去对吧?所以他让你姓陆,其实,你姓常,叫常濯!”

陆濯冷冷地盯着他,半晌后,轻笑道:“这位常二爷,您怕是没听明白,我说了,敝人姓陆,不是什么常家人,你认错人了!”

常澈再拎不清,也终于明白了他的意思,他不是不记得了,他是根本不想认!

“你这是什么意思?”常澈奇道:“难道,你甘愿做个奴才的儿子,却不愿做伯府的子孙?”

陆濯沉了面色,道:“常二爷慎言,没人能选择自己出身在何处,常二爷生在富贵之乡,是您的幸运;我出生在贫寒之家,是我之磨炼。再说,我父亲也并不是奴才!”

常澈冷笑道:“这么说,倒是我肤浅了?常濯,别说你记不记得小时候的事,就算如今你不肯认,也无妨,祖母不过是看你可怜,无人照拂,才叫我来瞧瞧,没想到你居然如此不识好歹。

你别以为能中个前几名,就了不得了。以为我们常家就求上你了?告诉你吧,就算你真的中了进士,又能如何?顶多送到翰林院去修书,又能怎么着?若无人帮衬,说不得,将你分派到南疆北地去,做个破知县,你不照样得感恩戴德?”

陆濯道:“那就多谢常二爷提点了!请吧。”

下了逐客令。

常澈说了那么大一通,其实还是希望能把他吓回去,他是被常家老夫人派来的,若回去说人没叫来,岂不没脸?

只是,现在这情形,若还赖着不走,才是真的没脸。

少不得回去,在常老夫人面前,添油加醋地说上一通,以全了脸面就是。

常澈想罢,不再与陆濯多说,一甩袖子,转身离去。

这是殿试前的一个插曲,自从常澈走后,常家果然便没再有人来过。

陆濯也不理会此事,只管安心备考。

因殿试前需复试,同样是在泰和殿举行,与会试等不同的是,此试只考策问,等通过后,方可参加殿试。

到殿试那一日,众位会试得中者,因需经历程式较多,众贡士须得黎明进入泰和殿,又要点名,散卷,拜赞,行礼,等等之后,方颁发策题。

只是这一回有些不同,除了策题外,竟另加一道时务策。

问得是,去岁南方水患,当如何治理。

众贡士们,有的来自南方,有的来自北方,天南地北的,并不是所有人都亲见或亲历过水患。

再者,题目问的是南方水患,又是去岁,当如何作答?

学子们大都答曰,去岁朝廷如何重视,圣上如何圣明,南方百姓如何感恩戴德。

只有寥寥几位学子,不光说了去岁,又谈到今岁,因时值三月,水患多发于夏季,如今尚有三个多月的时间,有人说要及早加固河堤,有人说要早早疏散。

总之,人人都提了建议。

如今当朝的,是启宣帝,他在位三十余年,如今已年逾六旬。

他当政已久,殿试每三年一试,也已经见过十余次了。

不过,这回却是他第一次亲自出题,问南方水患之策——不是他没有能臣,亦非没有良策,只是这次的殿试,他存了别样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