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抗战风云(九)

遇上迎面走来的墨瑾,两人停下来聊了几句就分开了,因为周围是有别人注意着的,所以他们不能表现得太热络了,不过墨瑾看着没什么难受的情况,看来体质不错……

“刘医生起得挺早啊,昨晚睡得好吗?这是要去卫生站吗?”墨瑾笑着打招呼,语气之中让刘景瑞听出了一丝暧.昧的言外之意。

刘景瑞眼中一抹笑意一闪而过,面上却佯装有些拘谨的样子,轻轻点了点头说道:“我睡得挺好的,正要去卫生所看看伤员呢,张团长起得也挺早!”

“还好吧,我们粗人睡得早也起得早!”墨瑾摆摆手不以为意,随即转移了话题,“对了刘医生,你认得地方吗,要不要我找个人带你去卫生所?”

“不用不用,孙政委昨天带着我去认路了,我记得的。”刘景瑞连忙摇摇头,还想再说什么的时候,余光就看见孙尚从远处走了过来,“张团长你去忙吧,我自己去卫生所就行了!”

“那行!”墨瑾也看到了孙尚,他对着刘景瑞点了点头,转身朝孙尚迎去,“老孙,吃过早饭了没有?”

刘景瑞和孙尚擦肩而过时微微颔首表示打招呼,然后就头也不回地离去了,墨瑾和孙尚说了几句就快步朝着一处平房走去,那里守卫严密,闲杂人等不能靠近,是办公的地方。

卫生站有不少伤兵,断胳膊断腿的不在少数,一个个的身上的木仓窟窿不少,但是整个战狼团也就只有两个医生而已,护士倒是有十来个,基本都是军嫂。

刘景瑞简单看了伤兵的伤口处理情况,可能是缺医少药,所以处理得很粗陋,有些人的伤口都有些感染了,之后接触了那两个三十多岁左右的身形瘦弱的医生之后,他才了解,原来这两个医生只是半吊子,严格来讲,他们还没有出师,仍处于实习期,但是这个时候谁讲究这些,有医生医治就不错了。

虽然有不少爱国人士捐赠医疗物资,但是那些珍贵的西药用一点少一点,必须是用在重要地方的,所以很多伤势比较轻的人就用些土方子吃点药或者凭着毅力熬一熬,往往就是这种思想,才导致很多士兵没有直接死在战场上,反倒是死在伤口感染上。

都是缺少药物闹的,刘景瑞叹息地摇了摇头,趁着还没打仗有时间,他去周围的山林逛了一圈之后,回来就跟孙尚要了以些人,让他们记下自己找来的一些草药,打发他们去山里采集草药去了,这么大一座森林,中草药多的是,不愁没有药物治疗。

孙尚知道刘景瑞不止会西医,还会中医之后,无比狂喜,对他的警惕也放下了一半,态度变得更加亲切热络起来,中医不比西医,中医学成需要很长时间,看着刘景瑞的年纪,应该是从小就学的,这样一个肯学中医的人,至少是有一点爱国之心。

之后,刘景瑞便开始利用中药制药了,不是他不想放手让其他人做,而是根本就没有可以交托的人,中成药不能流水线生产,不熟悉药材的人根本办不了,普通人也就只能帮忙采药、炮制药材之类的,配药还得刘景瑞亲自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