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古矜哥俩好似的拍了拍刘楚贤的肩,大大方方地道:“你不用觉得愧疚,这几个钱不多,权当你为我解毒的报酬。如此说来,你可别嫌少。”
刘楚贤顿时笑出来,道:“我怎么可能会嫌少,不过,你教他们技术,还花钱……有些亏了。”
付古矜狡黠一笑,道:“你怎么就知道我亏了?”
刘楚贤一愣,过了一日便明白了。
这榨油实在是力气活儿,而且过程精细,五个来帮忙的小伙子做了一天后,都觉得这门技术不适合传授给别的村子。
付古矜便提议道:“那我便办个榨油厂,从村民们手中收购能榨油的原材料,低价卖给你们。或者以物易物也行,你们给我一些原材料,我给你们相应量的油,多的油我也想放到镇上去卖,你们觉得如何?”
付偃和刘楚贤虽说不知道什么是“厂”,但也觉得这是个好法子,当下便告诉了村民们。
这下,村民们大多选择了卖出自家的花生,再来买油。
也有的村民,会选择以物易物——毕竟一斤花生能榨三两油,十斤便能有三斤油,在这个油极其难得的时代,已经很划算了。
付古矜拿出自己所有的家当给付偃,让付偃去州府里置办一间铺子,同时,他带着刘楚贤、玉京,在彼境收了很多的核桃、花生。
这里还没有菜籽、胡麻籽,付古矜想了想,趁着几户人家种地的时候,从空间里拿出一些种子给他们,让他们种下。
这彼境虽说气候一年四季都在正常变换,可是它的土地却很奇怪,作物一年四季都能生长。如今秋收过去,村民们便开始种新的庄稼了。
作者有话要说: 按现在的技术一斤花生榨大概38~4-两的油吧(上网查的),以前榨多少我不知道,就随意了……不要深究哇=(:3」∠)
第53章 过年
一个多月前,阜州府西街新开了一家铺子。这家铺子平日里没卖东西,就那样开着,只有一个俊朗的中年男人带着一个少年收村民们家里的花生。
这花生也没甚用,家里种了的便试着拿来卖。店家给的价还挺高,五文钱一斤。还收核桃,核桃的价格更高,足足二十文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