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不反感这样的安排,倒不如说他就喜欢这样的新鲜感。
不要演奏者讲述自己的理解,不要先入为主的印象,就凭借一双耳朵去自己感悟,去发现曲子的闪光点。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一乐章,先从乐团的演奏引子开始。
要知道一个乐团的水平,以贝九来衡量的话,只要听引子就能判断了。一浪接一浪、充满了张力的引子能够充分展现出乐团的表现力,指挥对引子的细节处理也足够他们这群专业的乐评人看出对方的能力。
这部分的处理很不错嘛。
路易在心里评价,声音一出来,就能感受到乐团的气势,开头就具备了抓住听众的特质。
贝九是一首讲究气势的曲子,弦乐器引出引子部分,断续的和弦就像被打碎的希望,在虚无的空中漂浮,又重新聚集,第一主题时隐时现,犹如乌云密布中的闪电,快速又短暂地照亮这片漆黑的天空。
小提琴声部的表现可圈可点,首席比他想象中要出色。
钢琴不知道什么时候融入了乐队之中,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就像水底的鲸鱼破开海浪,当这个庞然大物出现的时候,他们才发现它原来离得这么近。路易没有精确察觉钢琴的加入时机,他沉迷捕捉弦乐器断断续续、仿佛闪光漂浮在空中的音调,直到第一主题经过一系列的紧张发展之后,进入柔和梦幻的过渡乐章时,他才意识到了在激烈冲突之下的钢琴。
第一乐章的画面,就像人驾驶这一艘小船航行在波涛之中,吹奏部急促快速的声音暗示苦难的到来,穿插其中的弦乐器不断加剧这种不安的情绪,像狂风暴雨不断打击着这艘孤帆,人在这样渺小又无力的境地里,却没有听天由命放弃努力,而是握紧了船舵与暴风雨抗争,与黑暗拼搏。
漫长的展开部满布数不清的细小动机,这些小动机在乐团的演奏下听得人目不暇接,整体色调却不灰暗,因为钢琴在乐团庞大的压力下完美地呈现第二主题,贝九好像因此也变得温柔了起来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