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晓这才看向董倩,语含嘲讽,“没有支线的人会在完成主线任务后被游戏直接送离的,但你……不是不想走吗?还拖着这么多人不让他们走。”
说完她再不理其他人的反应,扭头大步离开,“小夏,走了。”
乔君影挪开一直放在江晨阳身上的视线,默默地跟了上去。
身后传来崔健愤怒的质问声,但董倩却一直没说话。
“董倩怎么能拦住其他人不离开的?传送不是游戏本身进行的吗?”乔君影好奇地问。
“正常来说是游戏进行传送,但玩家也不是不能改变,有对应的道具外加一点小代价就行了。”周晓晓回答道。
看她有些严肃的脸,乔君影并不想知道所谓的“代价”到底是什么。
作者有话说:
摩罗斯游戏:改变游戏传送用道具就可以做到,只不过是要付出代价而已。我可是很体贴很人性化的好游戏。
1多重人格:一个人具有两个以上的、相对独特的并互相分开的亚人格,是为多重人格。学界通常将其称为“癔症性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多重人格这种心理障碍往往发于患者童年时期,而且与一些因素息息相关。他们童年时候几乎都受到过虐待。不管是暴力还是性虐待。而且受虐时间长久,施虐对象通常是长辈,甚至自己最亲的人,比如父母。当他们受到虐待的时候,身边没有更强的力量来保护他们,而他们自己又因为太过弱小无力反抗。久而久之,人格便扭曲发展。比如,他们起初会幻想出一个强有力的自己,能够站起来反抗这种伤害。或者幻想出一个逆来顺受的自己,能够更多地承受这些虐待。在受虐过程中,这些幻想的“自己”能够帮助真正的自己去逃避,暂时缓解焦虑。事情过后,真正的自己便不再愿意回想那些痛苦,于是选择性地忘记,忘记所遭受的痛苦,也忘记幻想出来的那个自己。除此之外,几乎所有的患者在不同人格之间的转换都是突然的,甚至有些戏剧化,他自己意识不到,也会让周围的人莫名其妙。《我没疯,我只是与众不同》祈莫昕
关于多重人格的灵感来源于《24个比利》和《比利战争》,不过我觉得《24个比利》比《比利战争》写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