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周冉冉从小自尊心强,那些小孩子无心开的玩笑,类似于同学嘲笑她没有妈妈,嘲笑她们家里没钱,她都默默放在心里,化为发奋图强用成绩碾压别人的动力。
前几年,周爸爸好不容易手头攒了点钱。有人建议他合伙一起承包个零配件厂。建议的人是周爸爸关系很铁的朋友,也是出于好心,给周爸爸一个赚钱的机会。周爸爸犹豫再三,也是担心错过一个难得的发财的机会,下定决心,把自己的那点积蓄一股脑的全都投了进去,还稍微借了些亲戚朋友的钱。指望着靠那个厂子做起来了,跟俩孩子的下半生都可以苦尽甘来了。
但愿望是美好的,这个工厂周爸爸接手没多久,就发现实际运作起来完全不是当初设想的样子。几个人缺乏经验,钱扔进去了,一点水花还没看见,基本就被折腾的全没了。厂子干不下去,还欠了一屁股债。
后来万不得已只能忍痛用很低的价格把厂子出手给外地的一个有钱老板,自己拿回了些钱还给债主。但还有好些外债一时半会儿还不上来。
周爸爸心里苦,消沉了好一阵子。主要心里觉得难受,自己做生意亏了没钱了就算了,关键是还连累了孩子们。两个孩子读书的学费都让自己给砸进去了,不知道该可怎么办好。
清楚这事儿的,有关系还不错的朋友,就给周忆爸爸指了条路。给他介绍了某南方城市的工作。
是南方一个城市的某个牌子的摩托车零配件总代理。干得好的话,一个月也能赚个1、2万。就算差点,万八千也是有的。周爸爸在家里这边绝对找不到能赚这么多的活儿。
于是有点动心,但就是不放心家里两个孩子。
都是正上高中的年纪,不可能让两个人都跟着他折腾过去。周爸爸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最后还是跟两个孩子坦白了眼前的这些情况。
周忆知道以后,听周爸爸有这个想法,立刻表示很支持。并且让他尽管放心去工作,拍着胸脯的跟周爸爸说家里这边都有他呢。
周爸爸当时觉得特别欣慰,有种儿子长大了的感觉。放心的应了那边的活儿,没两三天就出发去外地打工了。
而周忆,实际上在知道了家里这个情况的同时,当时正在上高三的他就已经下定了决心,这个学他是不会再继续上了。没有什么比全家吃饱饭更重要的事情。周爸爸赚的那些钱,光是要还光外面的债就需要不少时间了。学费、他和周冉冉的生活费。他必须要靠自己来担起来。
书留给会读书的周冉冉读就好了。他这个成绩,本来就算上了大学,最多也只是考上个大专混混日子,出来了还是要找工作赚钱。还不如早点干起来。对他们这样家庭出身的人来说,读书上学混日子实在都太奢侈了。
后来周爸爸在电话里知道这件事情以后,先是骂了周忆几句。但接着就又讲不出话了。在沉默中把电话挂了。
再后来,周爸爸和周忆两个人都心照不宣的刻意没再提过这件事。周爸爸心里满满是对周忆的愧疚,而周忆也不想加重周爸爸心里的负担。
今年是周忆爸爸去打工的第二年了。去年就因为火车票不好买,周爸爸没抢票经验,最后压根没买到票。又不舍得买黄牛票或者飞机票,干脆就没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