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好巧不巧,通往出入口的通道只有一条,跟着检测组出去的西园寺和跟着队员进来的迪兰正好打了个照面。
迪兰一开始没看出什么不对,只以为西园寺是结束训练要走了,他正要跟人打声招呼,就听见同队选手在后面小声嘟囔:“嘿,那不是检测组的人吗?”
迪兰瞬间一凛,意识到不对。
花滑这个项目一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有色眼镜态度,每年其实都有各国的从业人员为“黑色幽默”发声,但都几乎石沉大海。
从迪兰升入成年组之前不久,那个时候奥运周期里主打艺术流的“佛系”派风格趋于成熟,大部分选手比起技术上的硬刚,转而走起了情感传达方面的交流。于是从“佛系”派开始,花滑选手们的私下相处开始更多地付出真心,他们之间的关系明显变好。
这一风气很幸运地流行到了这次的匹兹堡周期。然而选手们的私交不错,并不代表着各国冰协也会笑脸相迎。西园寺在近几年太过突出,他以一种令众冰协的上层人士们感到陌生而又熟悉的态势席卷各个大赛的最高领奖台。
西园寺泽明必定会引起他们的警惕。
迪兰刚想到这里,还没来得及再往下仔细想想,就动作快过脑子,抬脚要往西园寺这边走。
西园寺对迪兰的小动作了如指掌。他察觉到迪兰的动作,有心提醒。西园寺握起拳头放在唇边轻咳一声,提醒迪兰注意自己。然后竖起食指立在嘴唇前,轻轻嘘了一声,示意他不要有动作。接着他把手缩回胸前,冲他比了一个ok的手势,告诉他问题不大别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