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负雪讶然的望着他,陶九思解释道:“大皇子,你的嬷嬷为你考虑周全,又会想办法,这很好。殿下能不自暴自弃,反而能不气不馁,这也很好。”

卫负雪看着陶九思,眼神里冰雪一样的隔阂和戒备,忽然间就好似淡了不少。可不知为何,他还是没法直视陶九思那一双纯粹的眸子,只得低下头去,淡淡道:“陶先生,我们今天学什么?”

陶九思知道卫负雪在东齐当过多年质子,回到卫国皇上也没给他请过先生,上辈子和卫负雪说话不多,也不知道他到底识几个字,读过几本书。

陶九思试探道:“《诗经》可曾读过?”卫负雪点点头。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呢?”卫负雪又点点头。

陶九思心道,大皇子过往十六年,倒是也没有完全荒废,欣慰的点点头,又问:“殿下还读过什么书?”

卫负雪抬起头,一扬眉毛道:“陶先生,四书五经我都读了,字我都认识,先生不必担心我学不懂。”

陶九思原本怕伤着卫负雪,事故拐弯抹角的问,谁知道卫负雪倒是个聪慧的,直白的就戳破了他的心思。

陶九思道:“如此便好,不过读过和懂得其中的意思还差得远,懂得其中的意思和践行其中的道理依旧差很多。既然你说你读过这些书,那我要考考殿下。”

卫负雪一听要考试,立马坐的笔直,道:“陶先生请讲。”

陶九思:“‘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可乎?”

卫负雪沉吟片刻,道:“孔夫子为之,负雪亦为之。”

卫负雪语气坚定,眼中还存着少年的顽强,在逆境之中还有如此韧劲和信心,陶九思都要忍不住叫声好,实在没法将现在的卫负雪和上辈子索命的阎王联系在一起。

陶九思点点头,虽然他很想让卫负雪立马拥有一副仁德的心肝,但他知道不可操之过急,潜移默化、春风化雨,才能影响这位坚毅的少年。

桂嬷嬷经历过不少事,见过不少人,她一见陶九思就知道此人是个可信之人,此时见陶九思对大皇子目露欣赏,抓住机会道:“陶先生,奴婢虽居深宫,也听闻过先生的风采。我家少主子勤奋好学,奴婢请求先生全力教他。”

说罢就要跪下磕头,陶九思连忙起身,扶住桂嬷嬷,道:“嬷嬷放心,在下既然主动请缨来教大皇子,自然会倾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