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九思看见曙光,精神百倍,一晚上没睡思绪反而更加清晰明朗,一到大内便先去刑部候着。等了一阵,就看见祝舜理垂头丧气的进了门。
陶九思心里一沉,问道:“祝大人这是怎么了?”
祝舜理见到陶九思,哀叹一声,哭丧着脸道:“方才路上碰见急着出门的杨尚书,打听之下才知道,我们刑部竟是尚书大人亲自去审案。”
陶九思一听便知,这应该是杜贵妃的意思。
陶九思忖了片刻:“祝大人,咱们不如先私下调查,只要有了证据,不怕洗不掉大皇子的冤屈。”
祝舜理一想,破案不在身份,就算他往日在民间,见到闲事尚且要管上一管,如今身在刑部,又是他看好的大皇子受难,怎可据于身份,于是打起精神,道:“陶大人所言甚是,我就不信找不出真相。”
陶九思也信心满怀的笑了笑,道:“我这就有个重大线索,等着祝大人去查。”
祝舜理目露期待。
陶九思:“我昨晚托人夜入大库,你猜我们发现什么?”
祝舜理:“莫非是段水明的奏折都不见了?”
陶九思笑着点点头。
祝舜理立马起身,道:“走,陶大人咱们去大库。”
两人全是十分焦急,一路无话,专心赶路,不多时就来到大库门前。
大库是一座浩浩荡荡的建筑,只不过外面看着朴素,里面更是朴素,除了顶天的书架,满满的奏折文书,一星半点多余的装饰都没有。
一般来说这些奏折文书都没什么用,只做存档之效,所以这一处也算不得大内要害,只有四名内侍轮番看着,登记登记谁借了什么,谁又来过而已。
俩人很快找到了今天当值的内侍。